“你先聽我說,”老李放下筷子,正色道,“當年你高考完選專業的這個事情過於倉促,也怪我,對你的學習沒怎麼上心”
“爸,你在說什麼啊”
其實,對於兒子,老李心中一直都存著一份愧疚。
老李是個樂天派,對生活沒什麼追求,隻要吃飽穿暖,一切過得去就行了。
他十多歲的時候跟著同村的一位老師傅學的泥瓦工,出師之後也是由師父帶著找活乾,後來師父意外去世,也是他給辦的後事。
事情處理完就跟著同村的人外出打工,慢慢地攢了些錢,把家裡的房子蓋了起來。再有一年過年回家,就有人給介紹了對象,結婚生子。
姑娘是鄰村的,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家裡托人在鎮上給找了份工作。
當時不少人都說老李是高攀了。
婚後二人的確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日子至少老李是這麼認為的,但是從李虞出生後,這一切慢慢地就開始變了。
她好像是對自己高考落榜的事情耿耿於懷,就把這一沒完成的人生誌願加在了李虞的身上。
不僅期望李虞能考上大學,而且還要考國內頂尖名校。
從李虞上幼兒園開始,就在各方麵對他嚴格要求。
其實那個時候村裡是沒有幼兒園的,也沒有幾個家長有意識要送孩子去讀幼兒園。
她就在鎮上唯一一家幼兒園給小李虞報了名,每天上班的時候送去,下班的時候接回。
李虞的小學也是在鎮上讀的。
無論大考還是小考,98分等於不及格,回家是要被罰站的;不能跟成績差的同學交朋友,凡是考試分數比李虞低的都叫成績差;
不準吃零食,不準看電視,不準看課外書;
每天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額外做她布置的;
每天一篇日記鍛煉寫作能力;
衣服怎麼乾淨地穿出去,必須怎麼乾淨地穿回來,否則要挨訓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老李也是第一次當爸爸,隻是覺得她過於嚴厲了,但是兒子的表現又特彆乖,沒有表達任何的不適,所以他就沒有過分在意。
再加上他待的那個工程隊,若是接的活離家比較遠,有時候他一離家就會很長一段時間才回來。每次回來兒子都特彆開心地抱著他喊“爸爸”,然後得到她的允許,老李就會帶著孩子出去快快樂樂的玩一天。
李虞升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跟老李說了自己的計劃,想送兒子去市裡讀初中。以孩子太小,大人得跟著去照顧為由,讓老李在市裡買房。
她連小區都看好了,市一中所在的區裡新開的樓盤。
老李耐心跟她解釋“咱家的經濟是什麼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所有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那一個廁所的。”
她不聽,說可以借,還可以貸款。
話趕話地說了幾句,老李有點火了“借的錢不用還貸款的錢不用還就我和你工資,加起來這麼點,還到驢年馬月去”
那是這個家裡爆發的第一次爭吵。
小李虞嚇得把自己蒙在被子裡,眼淚大顆大顆地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