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眼饞
婚後,顧雪梅不僅要操持家務還要顧店裡的生意,每隔一段時間還得去福市進貨。所有的事情,宋寧偉不能給她搭把手就算了,還搞出麻煩來讓她善後。在廠裡和車間工人之間的矛盾需要她幫著調節,她爸不待見宋寧偉她還得時不時拉著宋寧偉回家示好,還有和親戚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等等。
柳望雪的姥姥看婚後的顧雪梅都心疼得不行,那是她的寶貝女兒啊,她把孩子養這麼大不是讓她去彆人家裡當免費保姆的。
但是,顧雪梅卻不這麼認為,她一點都不覺得這些是麻煩,一米八的超厚濾鏡使她甘之如飴。她認為,宋寧偉可是大學生啊,鎮上屈指可數的大學生,其中之一被她握手裡了,她就得愛他嗬護他,而且宋寧偉長得又好,工作也體麵,更沒有不良嗜好。在她看來,宋寧偉身上那些被彆人詬病的地方,都隻是些無傷大雅的缺點而已,試問,人非聖賢,誰還能沒個缺點啦?
顧雪蘭覺得,顧雪梅和宋寧偉的這場婚姻裡唯一的優點,就是宋寧偉的父母待顧雪梅特彆好,是真的把她當親女兒來疼愛的。婚房和車都是在她名下,什麼都想著她,凡事都先站在她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儘管知道她能掙錢還時不時的給她塞零花,家裡的家務宋媽媽也時常過去幫她做。她看店忙不過來,一日三餐都是宋媽媽從自家飯店裡打包好給她送過去,還都是宋爸爸親自做的,比飯店裡賣的那些都要好。她去南邊進貨,也都是宋媽媽過去幫著看店。
無論是村裡還是鎮上,沒有人不羨慕顧雪梅的,年輕的姑娘找對象,甚至都比照著她的情況提高了標準。
顧雪梅也覺得自己特彆幸福,回家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雖然還是得幫宋寧偉緩和跟家裡人的關係,但是她覺得她取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勝利,心想,你們不是不看好我和宋寧偉的婚姻嗎,可我過得哪裡差了?哪裡差了?
婚後不到半年,顧雪梅有了身孕,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顧家人終於對宋寧偉沒那麼嫌棄了,大家都認為,宋寧偉怎麼著也是要當爸爸的人了,等將來孩子出生了,他不光身份上有了轉變,肩頭更要擔起責任來,應該就會變得成熟知分寸一些。
事實證明,他們想多了。
宋靜瑜出生後,才剛學會走路那會兒,宋寧偉便突發奇想也要下海做生意。為什麼呢,因為他眼饞——眼饞顧雪輝和柳南山。
顧雪輝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市裡的事業單位工作,他聰明又會來事兒,腦子靈活又有能力,很快便得到領導的賞識。才在單位工作了兩年,職位就往上升了升。
顧雪輝單身的時候,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可談了女朋友結了婚,就突然感受到了來自生活的壓力。又想到當初奶奶摔那一跤住院治療時,家裡為了錢而發愁的事,他很怕自己也遇到這種情況。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兒子又是老大,父母的擔子理應被他擔在肩頭。將來萬一真的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屆時他們兄妹三人都成了家,大概不太可能會像顧雪梅那時候把錢說拿就能拿出來了。所以,他必須得想辦法,讓自己的錢包鼓起來。
顧雪輝根據在單位裡得到內部消息,也想做生意多賺點錢。主要是他一直記在心上。當時要不是有顧雪梅在,奶奶去世的原因大概就會是救治不及時。但是他所在的單位有規定,他要是想下海就得遞辭呈,可是福利待遇這麼好的工作他又不想放棄,而且領導也給他許諾了,隻要好好乾,以後升職的機會隻多不少。
顧雪輝心裡很是糾結,辭不辭職隻是其一,其二是他就算想做這個生意,他和苑連雲加起來也湊不出啟動資金。
彼時,顧雪梅在鎮上的店鋪已經開了小半年了,賬上有不少閒錢,她知道後就主動給了顧雪輝一筆,讓他放心大膽地去做。
顧雪輝有了妹妹的資金支持,立即著手開始準備,他沒辭職,因為苑連雲辭職了。苑連雲那會兒是在一家私企裡做秘書——她和顧雪輝能認識並在一起,也是因為私企搭上了某位領導的線與顧雪輝所在的事業單位有了合作——苑連雲得知顧雪輝的想法後十分支持,為彆人工作不如為自己家工作,至少掙多掙少都是自己的,所以她毅然決然地辭了職。夫妻倆一個是軍師,一個管執行,就這麼把生意做了起來,小日子肉眼可見的富足了。
柳南山開水果店,很大一部分就是受到顧雪輝的啟發。
顧雪蘭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省裡,而是去了市裡的一所大專院校當老師。沒有其他原因,就是離家近。那個時候鎮上和市裡已經通了車,路線剛好經過大專門口,從鎮上坐這班車到學校,都要不了半小時。學校給老師分了宿舍,顧雪蘭基本都是把宿舍當成午休的地方,隻有課多或是特彆忙的時候才在宿舍住,平時都是回家。
顧雪蘭畢業回來了,柳南山肯定要跟著她一道的,就把省裡師範大學附近飯店的工作辭了,在市裡大專附近的一家廣式茶餐廳重新找了份工作。
顧雪輝和苑連雲生意剛起步的時候有點忙不過來,柳南山還特地請了幾天假去給他們搭把手,之後隻要有時間或者路過他都會去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這期間,也算是潛移默化吧,學了點生意經。
有一次,柳南山輪休,就陪著顧雪蘭一起回家,在鎮上車站下車時,看到一旁有個老農挑著擔子賣水果,說都是自家樹上結的,吃不完就拿出來賣賣。那桃子長得各個都漂亮,看上去就好吃,柳南山就過去買了幾斤拎著。
顧雪蘭家離鎮上不遠,從車站走回去也就十幾二十分鐘,她早上去學校過來乘車,都是坐柳望雪姥爺的自行車,下班回來就步行回家。
倆人往家走著,柳南山不自覺地就開始留意街道兩邊的店鋪。以前都沒注意,這一觀察,就發現鎮上沒有水果店——不是沒有水果,是沒有那種專門賣水果的店鋪。一般都是像剛剛的老農那樣,自家果樹上吃不完的就挑出來賣一賣,或者是一些食品店、菜店、雜貨鋪裡摻著賣。
柳南山就把水果店的事記在了心裡,越琢磨就越覺得可行。回市裡之後,他抽空去找了一趟顧雪輝,把想法告訴他,請他幫忙參謀參謀。
顧雪輝說:“這就是商機啊。”他鼓勵柳南山去乾,還說要是缺錢了儘管跟他開口,他一定支持。
顧雪輝說這話,有兩點原因,其一就是他相信柳南山的人品。家裡奶奶住院那次,柳南山得知後不是把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給顧雪蘭讓她給家裡應急嘛,顧雪蘭沒要,而後柳南山就悄悄去找到顧雪輝,把錢塞給了這位大哥。
顧雪輝當然不可能替妹妹做主接受這筆錢,不過他從此便對柳南山有了改觀。這之前他覺得柳南山就是個街頭小混混,顧雪蘭簡直是瞎了眼看上此人,這之後便覺得柳南山心地善良重情義,對顧雪蘭也是真心實意的。
這之後,顧雪輝就願意多跟柳南山接觸,再加上後麵有宋寧偉做對比,他愈發覺得顧雪蘭眼光好,能看見“敗絮藏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