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畫屍人!
三個和尚。
一個一品禪師,兩個一品鬥者。
陣容可謂是相當豪華,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都可以橫著走了。
畢竟聖階鳳毛麟角,遇到的概率太低。
大成寺在浮空寺東南方向兩百多裡,中間隔著一個天都城。
按照一品強者的速度,兩百多裡如果全力趕路的話,也就是兩三個時辰的事兒。
但三個和尚沒全力趕路。
他們是坐著馬車,慢悠悠一路晃過來的。
中間還在天都城住了一宿,今早起床後洗了個澡,吃了個早餐,然後這才慢悠悠朝著浮空寺而來。
等他們到長青湖南岸附近的時候,都已經快到午時了。
也不怪他們。
佛國在大盛逍遙了幾百年了,老百姓當他們是神仙,大盛朝廷的官員一大半兒都是他們的信徒。
譬如那位母儀天下的婉皇後。
流民吃不飽肚子餓急了,想打劫寺院,雖說有點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兔子急了不還咬人呢嗎?
何況是大活人?
小寧蘭寺那種末流的小寺院,搶了也就搶了,正好可以趁機找大盛朝廷要賠償。
但浮空寺被搶?
彆開玩笑了!
就浮空寺那防禦,大盛朝廷發兵來攻那都不一定能拿得下。
所以儘管浮空寺的飛鴿傳書內容說的很嚴重,譬如什麼“危在旦夕!”、“一萬僧兵十去七八!”、“流民之中疑似有大盛軍隊!”……
但大成寺的三位老和尚一點都不急。
浮空寺雖然是大成寺的二級寺院,但底子厚,曆史比大成寺還要久遠。
說他們聽調不聽宣有點誇張,但大成寺早就想把這個不怎麼聽話的二級寺院好好收拾一頓了。
隻是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而已。
現在正好,趁這個事兒讓他們多少吃點虧,再把住持空海和尚和那幾個不怎麼聽話的長老給換掉。
……
三個大和尚都是大成寺方丈了空大師的嫡係。
那個一品禪師叫了成,另外兩個一品鬥者的分彆叫戒緣、戒色。
出了天都城一路往北,走著走著三個老和尚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離浮空寺還有幾十裡地呢,怎麼周遭的流民越來越少了?
再到後來,乾脆一個人影都沒有了。
這可是流民區啊!
不是說十萬流民都聚集在這裡嗎?
等到了長青湖南岸,三個老和尚看到的是一地的狼藉,還有被拉出湖麵的那一架浮橋。
關鍵太安靜了!
沒有值守的僧兵,一眼望去浮空寺連個人影都看不見,安靜地仿佛像是一片鬼域。
三個老和尚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身影一晃,一道金光衝天而起,下一個瞬間已經出現在了浮空寺的大殿廣場之上。
這是一品禪師的禪道法術。
咫尺天涯。
當然,名字有點誇張的成分。
不可能真的傳那麼遠,但道行高深的禪師,一念之間出現在幾裡地之外,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殿廣場之上空空蕩蕩的,那天晚上大戰的血跡已經乾涸,但濃鬱的血腥味還是有些衝腦子。
不過奇怪的是,隻有血跡,卻沒有屍體。
屍體被淩寒收進天機樓,然後全都給倒騰到地宮的屍王坑裡去了。
有林婕詩在那裡坐鎮,屍王坑裡的行屍們現在對淩寒友好的很,安安靜靜看著淩寒的幾個馬甲在那裡一起畫屍。
畫完的屍體,直接留在屍王坑,也能方便林婕詩吸收屍氣。
一條龍流水線作業,誰也不耽擱。
當然玄心和淩寒本體還是待天機樓裡畫。
該瞞著的,還是得瞞著。
現場整整一萬三千多具屍體,大部分都是和尚,剩下的就是流民了。
鐵甲軍的屍體,淩寒畫完之後就交給了方泰他們自己拉去安葬了。
那邊畫著屍,浮空寺裡的三個老和尚可徹底傻了眼了。
浮空寺這是……
被劫了?
怎麼連具屍體都沒有的?
三個老和尚不死心地分開來又“嗖嗖嗖”在浮空寺裡連躥帶蹦地轉了一圈兒,最終得出了一致的答案。
浮空寺真被劫了。
不光搶了錢,搶了糧,連屍體都給帶走了。
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情?
三個老和尚麵麵相覷,百思不得其解。
正琢磨呢,身後那口警寺鐘旁傳來了一個賤賤的聲音“佛說,禿驢見我須行三跪九叩之禮!”
佛陀當然沒說過這句話。
這是淩寒自行研發的新戒律。
主要因為佛門那些戒律法的口訣太過晦澀難懂,背起來也是頭禿的很,一時半會兒淩寒也記不住。
畫了這麼多和尚,很多都是高品禪師。
淩寒對佛門戒律的了解可謂是相當之深,再加上本身不信佛,跳出來再看那些戒律就更清晰明了了。
所謂戒律,其實和巫族的降頭術沒什麼太大區彆。
隻不過因為有了信仰之力加持,對目標施法無論是難度還是強度都要比降頭術要厲害的多。
淩寒用的不是信仰之力,而是眾生之力。
這樣舉一反三,再結合著巫族的降頭術,淩寒發現其實不用佛門那些拗口的口訣一樣可以施展。
說什麼,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心裡想什麼。
在三個老和尚來之前,淩寒跑出去拿流民還有一些聞訊趕來的其他寺廟的和尚做過實驗。
屢試不爽。
自打三個老和尚出現,淩寒就一直隱身盯著他們了。
通過天下群英譜研究了下,三個人的品階及技能淩寒全都摸得一清二楚。
放之前獨自麵對三個一品,淩寒可能還得犯下嘀咕。
現在不用了。
所有馬甲開足馬力畫了一天的屍體,還都是高品的和尚,淩寒現在的實力已經躥升到了三品中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