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師父如果有問題,那就按照大盛法度,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這也就是玄心已經死了。
否則就照朝廷這麼個查法兒,玄心如果還活著指定得造反了。
要知道地宮裡那些小道士雖然數量不多,但一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拿人命當鬨著玩兒的主兒。
更不要說,還有林婕詩和何澹這種高手。
就這倆人的性子,玄心要他倆造反,這倆人一定是眼睛都不帶眨一下,蹦著高兒地就上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
玄心被查的過程隻用了不到一個月,一大摞厚厚的卷宗就被擺在了開平帝的案頭上,每一件全都是足夠玄心掉腦袋的大案子。
“淩先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開平帝沉吟了下,跟淩寒說道,“令師玄心道長也算曾經為剿滅佛國,驅除北蠻出過力,朕覺得是不是可以網開一麵?”
“陛下,臣覺得您應該先看看卷宗。”淩寒還沒說啥呢,方平垚插話了,“這裡麵,牽涉的可不僅僅是玄心道長。”
作為先帝敕封的攝政王,方平垚在朝中可謂是權勢滔天。
這些卷宗,無一不是經過了方平垚的手,因此裡麵的內容他心裡跟明鏡兒似的。
而淩寒因為避嫌,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卻也明裡暗裡通過各種渠道給了方平垚以及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不少的提點。
現在這案子已經查到什麼地步了呢?
已經查到三法司的辦事人員一提到玄心道人的案子就渾身發抖,當然不是正義使然氣得發抖,而是嚇得發抖。
至於原因,和方平垚要開平帝先看看卷宗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玄心的案子,最終大多都指向了開平帝的親生父親。
現在還頤養在京郊行宮中的天元帝。
雖說天子犯法,與民同罪,但真到了事兒上,誰都知道那也就是說說而已。
彆人可以與民同罪,真要是皇帝犯了錯,你彆說治罪了,你敢提一嘴都得抄了你滿門,誅了你的九族。
三法司的卷宗是方平垚一手督辦的。
但其實無論措辭,還是對事實的描述上,都已經做了很大的模糊化處理。
不過開平帝不是傻子,隨便翻看了幾個案子,就已經明白了怎麼回事兒了。
“放肆!”開平帝勃然大怒,伸手將麵前的卷宗推了一地,然後又不解恨似的把那張龍案也給踹翻了,“三法司這是要造反了嗎?”
“朝廷給他們俸祿,養他們這麼久,就是要他們來詆毀皇族的嗎?”
其實開平帝心裡很清楚,這事兒都是方平垚去辦的。
但他不能直接罵方平垚,隻能指桑罵槐,對著和尚罵禿驢,瞅著跛子罵瘸子,畢竟他這個皇帝,是人家給的。
當時太子之亂之後,方平垚在四皇子府找到他,把話說的很明白。
如果你是明君,我就是輔佐你的忠臣良將,我們一起流芳百世。
如果你是昏君,那我就是送你歸西的亂臣賊子,我也不介意會遺臭萬年。
這九五之尊的位置,你能做就做。
不能做,我也有的是人選。
實在不行,我方平垚自己披上龍袍,把這大盛改了朝換了代,從你們姓段的變成我姓方的……
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