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君後宮佛係種田日常!
第141章
殺妖後,?除昏君,匡扶皇室,?是叛軍一路的口號。
打從容翦獨寵還是婕妤的溫窈開始,?前朝後宮,以京城為中心,遍布大梁,?私下裡都在謠傳,?溫窈是狐媚惑主的妖妃。
一開始,這種傳言,?京城最甚,?因為那個時候後宮諸嬪妃和各方勢力,?還在明爭暗鬥,?隻是在容翦的刻意鎮壓和溫窈各方麵努力下,?有所改善。
哪怕是現在京城還是有小部分覺得溫窈是個禍害,?隻不過大勢所趨不敢再說了而已。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
不止是政事上,就連這種傳言也很難控,?就算是改善,?也和天下腳下的京城沒法比。
當初遣散六宮。
何止朝堂鬨得不可開交,?民間也是沸沸揚揚。
容翦壓住了朝堂非議,?可人心他是壓不住的。
哪怕是現在,?後宮隻有皇後一人,也都是皇後德行有失之處,?隻不過皇上力排眾議,?旁人無法改變皇上的主意和決心而已。
京城有各處盯著,?還有容翦安排的人隨時緊盯輿論引導輿論,溫窈名聲還算好。
可遠離京城地界的,?尤其思想極度不開化地區。
一來天高皇帝遠沒人管,二來謠言傳過來誇大又有人挑撥,十個人裡,九個都認為,沙利送溫窈來和親就不懷好意,意在攪亂朝堂,顛覆大梁基業,皇上不僅殘暴還是個輕易就被妖妃迷惑的昏君,任由妖妃胡作非為,鼓吹女子讀書,任公職,牝雞司晨,不懷好意!
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內宅女紅才是女子該做的,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禮法!連祖宗禮法都不放在眼裡,不是昏君是什麼?
昏君還獨寵妖妃,受妖妃蠱惑散六宮,置祖宗禮法於不顧。
京城的百姓有親眼所見皇後娘娘親自下農田,心係百姓,可彆的地方,尤其遠在西南邊塞這些地方的百姓,可看不到,等事跡傳過來,轉過無數次,也早就變了樣,愚民之所以被稱‘愚’,就是因為,他們隻相信他們認為的,在他們看來堂堂寵妃,壓根不懂莊稼種植!下農田?
那就是作秀!
登基八年,現在也沒個子嗣,這擺明了是想搞垮他們大梁,昏君還對妖妃言聽計從,現在昏君為了討妖妃歡心,還打著視察的名號南巡,勞民傷財,昏庸至極!
再這樣下去,大梁危矣。
他們要清君側,除妖妃,殺昏君,匡扶朝綱!
扶持先帝第四子成王殿下的遺孤登基!
成王是當初太後親子三皇子一派,三皇子奪嫡失敗,成王也被清算,倒是沒想到還有漏網之魚。
經曆過殘酷的奪嫡之爭,容翦第一反應就是,這事,怕是跟太後有脫不開的關係。
隻是這個檔口,還顧不上追究這個。
聽著山下呼喊衝天的‘殺妖後’,容翦隻恨自己當初沒有砍幾個當初遣散六宮時一直反對的硬骨頭以儆效尤!
他本就被戾氣和殺意充斥的眸子,在一聲聲‘妖後’中,血色更濃了。
他抬腳——
“皇上!”
陳典撲通一聲跪在他麵前“皇上您不能去!”
他比誰都清楚,皇上有多看重娘娘,但他依然得攔著。
尤其現在,根本就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真的娘娘。
“滾開!”
容翦還沒忘他抗旨送皇後送到一半又跑回來的事,這會兒還敢攔,他自是怒火衝天。
陳典動都不動一下“皇上請三思!”
容翦雖然著急,但理智還在,他當然不會就這樣衝下去,叛軍是不是在使詭計攪亂軍心,自然要確認。
陳典正要說他去查看確認,山下衝天的火光,映著一把袖箭,腕扣地方寒光在容翦眼前閃了一下。
他一眼就認出了,那是阿巒的袖箭。
那塊玄鐵還是他親自找來的!
一支箭上綁著什麼朝山上射來,因為距離和風勢,射到一半便落下。
馬上有人飛奔去撿。
箭矢上綁著的,正是溫窈所用特製箭羽。
阿巒走的時候,他特意檢查過了,袖箭和箭羽都帶好了……
這下不用再特意去山下查看,阿巒真的被叛軍追上抓住了!
眼看著皇上情緒不對,陳典忙又要請皇上冷靜,話沒出口就被容翦一腳踹開。
勸不動了,這是陳典腦子裡唯一的念頭。
隻能以死護著皇上不……電光火石之間,他突然想到皇後娘娘丟給他的字條。
“皇上!”
他馬上道“娘娘有東西讓臣交給您!”
容翦隻當這是陳典的緩兵之計,壓根不理他。
他說過,不會再讓阿巒一個人,現在叛軍那裡,阿巒得有多害怕?
一想到這兒,他就喘不上氣。
陳典也顧不得什麼了,把紙條掏出來,就很是大逆不道地直接遞到容翦眼前。
牛皮紙帶著淡淡的蘭花香——阿巒最近自己裝的香囊就是這個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