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的眉擰成了川字,總覺得自己好像馬上就能想到了,可偏偏又怎麼都抓不住。
小天一蹦一跳的帶著陸雲蘿去了木匠的鋪子。
陸雲蘿將提前準備的好的圖紙拿了出來,並且詳細的講解了一下。
重點的地方,木匠都記了下來。
付了定金。
陸雲蘿這趟出來的任務便完成了。
走的時候,發現那個小屁孩還在門口等著她。
陸雲蘿為了表達謝意,從空間摸了一把自己做的花生牛雜糖出來。
古代的糖果還是十分稀罕的。
本來以為小孩子會喜歡的,誰知道小屁孩卻一本正經的說道,“爺爺說過,不能隨便要彆人的東西。”
陸雲蘿當下一笑。
這小孩,人不大,沒想到卻這麼懂事。
當下剝掉一顆糖直接放到他的嘴裡,笑意盈盈的說道,“我怎麼能是彆人呢,我可是仙女姐姐呀,對吧?”
那笑容綻放的時候,果然很美很美。
陸雲蘿一把將糖都塞到了他的懷裡這才離去。
十日之後。
陸雲蘿定做的東西全部都送到了陸雲蘿指定的一處農莊。
她特地騰出來一處寬敞的屋子,專門用來放置這些工具。
又準備了兩日這才叫了幾個人過來開始動手。
古代壓榨菜籽油的方法基本是要經過七道工序。
總結下來就是火炒、石碾、火蒸、包餅、排榨、槌撞和水化。
先是用風車和篩子將菜籽油裡麵的雜物去掉,然後清洗晾曬。
晾曬好的菜籽放入鐵鍋內翻炒,這個翻炒還要講究溫度。
一般來說到八九十度是最好的。
不過古代也沒有任何的測量工具,隻能憑感覺了。
將炒熟的油菜籽均勻撒入石槽中,然後碾壓磨成粉末狀,再將磨好後的粉末放入蒸鍋中蒸熟,一直蒸到鍋內冒熱氣,霧氣騰騰,芳香撲鼻的時候,就可以將蒸熟的油籽粉趁熱分裝在鐵環裡,做成餅狀,用稻草包好壓實壓緊,再將包好的菜籽餅一塊塊整齊的塞進木製的榨樑內,然後插上木栓,需要眾人齊力控製著榨柱一次次撞擊木栓擠壓油餅,黃亮醇香的油就會從油餅裡一滴滴溢出,順著槽眼流到一旁的油桶內。
不過,這榨出來的還隻是毛油。
裡麵還是有很多雜質的。
直接食用的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所以,還需要最後一步的水化,就是加入一定比例的鹽開水來分離毛油中的雜質。
邊加邊攪拌,將浮在上麵的雜質撈出。
加熱去水之後放到一邊沉澱,這沉澱之後的油才是香噴噴的菜籽油。
陸雲蘿子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因為一次旅遊在鄉下住了下來,正好無意中碰到了村子裡的一對父子,還在堅持著這種古法的榨油方法。
可以說,很辛苦。
不僅工藝複雜,還費時費力。
而且出油率也沒有現代的機器壓榨來的高。
可這種古法壓榨而來的油品質更好,濃度更高,也可以長久儲存不變質。
陸雲蘿和底下的人,整整試了好幾天,才成功的分離出了清亮醇香的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