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
這一夜,太平軍在校場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很是快活,然而幾十裡外的青溪縣令高勤也沒有閒著。
青溪縣城丟了,建德軍全軍覆沒,這兩個消息已經派人送到了睦州府,想必睦州知事張徽言、睦州通判葉居正兩位也要頭疼了。
睦州隻駐紮了建德軍一支禁軍,除此之外都是地方廂軍,指望他們來剿滅如日中天的太平軍顯然是行不通的。
怎麼辦呢?
高勤不願放棄榮華富貴,那麼棄官而逃顯然是行不通的,那樣的話,州府上下一定會把他當作替罪羊,進而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他身上。
到時候甚至可能禍及全家,這是高勤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情。
絕不能坐以待斃!
高勤思來想去,決定放手一搏,大宋東南不隻是趙宋官家的東南,還是地方豪紳的東南。
方臘禍亂一方,這些地方豪紳理應出錢出力,共同討賊。
為了顯示誠意,高勤放下麵子親自拜訪臨近的各大豪族士紳,對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然而,有的士紳已經得到了建德軍全軍儘滅的消息,他們不認為高勤能夠對抗如狼似虎的太平軍。
連統兵大將蔡遵、顏坦都死無葬身之地,就算湊上幾千家丁又能乾出什麼大事?
既然打不過,又不願家產淪落,那就隻能逃了!
一時之間,睦州域內的豪族士紳紛紛舉家外逃。
有的逃往睦州州府建德,有的逃亡餘杭。
最終,高勤忙了一天一夜,也不過糾集了一千家丁護院,這些人馬良莠不齊,既不願正麵對敵,也不願離家太遠。
氣得高勤破口大罵,“一群看家的土狗!”
可事實上,高勤唯一能指望的隻有這群“土狗”,否則的話,他連跟太平軍對抗的資本都沒有。
青溪縣,踴躍參軍的青壯極大地充實了太平軍的隊伍,隻是一日,太平軍就擴充了三千人馬。
短暫的軍紀訓練之後,方臘將新卒補充到石寶、司行方、方傑的隊伍之中,命令他們即刻開撥,拿下周邊的莊子、鄉鎮,進一步擴大太平軍的勢力範圍。
新卒剛剛入伍,正是需要提升信心、磨礪戰技的時候,此時,用周邊的豪強來練兵是最好的選擇。
剛開始,新卒還有些膽怯,可漸漸地,在老卒的帶領下他們獲得了一場一場勝利,積少成多,愣是迅速成長起來。
於是,太平軍銳氣十足、所向披靡,所過之處,除了世家豪族之外秋毫無犯,此舉極大地贏取了底層百姓的民心。
一時間,太平軍成了深受百姓歡迎和期待的“王師”,甚至有不少鄉民主動為太平軍指路。
兩天的時間,太平軍勢力向北深入到大鄣山歙州境內,向南抵達遂安縣城,向東拓展五十裡。
諾大的青溪縣,除了東側寥寥幾個土堡、莊院之外,儘數落入太平軍之手。
第三日,負責向東進軍的司行方接到鄉民密報縣令高勤糾集一千家丁正埋伏在新安江以北的山嶺地帶,隨時準備伏擊運兵的船隊。
新安江兩側在新中國成立後蓄水攔壩,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千島湖,而此時,千島湖尚未誕生,江水兩側都是山脈。
在這種丘陵地帶行軍,最便捷的途徑的就是水運。
自從俘獲建德軍的戰船之後,但凡可以行船的地方,太平軍都會用船來運輸兵士、輜重。
江南水網密布,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太平軍都將以水網為運輸主力,此時提前鍛煉一番也是應有之意。
倘若真被高勤襲擊得逞,太平軍船隻受損之下,擴張步伐勢必要受阻,到那時,一旦朝廷緩過神來,另調大軍前來圍剿,形勢將陡然逆轉。
必須徹底殲滅這夥豪紳武裝!
在大軍進抵睦州之前,青溪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想到這裡,司行方正色道“傳令下去,船隊尋找渡口靠岸,留下五百人馬看護船隻,其餘人馬隨我攻打丁家堡。”
部將有些詫異,“將軍,咱們不去對付高勤嗎?怎麼要打丁家堡?”
司行方並未斥罵,而是耐心解釋起來“眼下高勤在暗,我們在明,如果我們去尋他作戰,隻會讓他占儘地利之便,到那時候,我們的軍士長途跋涉,一定會折損精力,而高勤以逸待勞,甚至可能反咬我們一口!”
部將眼前一亮,“所以咱們此番就是圍魏救趙,攻敵所必救?”
司行方拍了拍部將的肩膀,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如此,高勤不是想對付我們嗎?那就讓他來丁家堡吧!”
丁家堡正是縣尉丁奉的老家,丁氏在青溪經營多年,有田地數千畝,家丁護院數百人,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豪強。
這一次,縣令高勤糾集人手抵抗太平軍,丁氏族長丁尹第一時間響應,並派出了三百青壯助威。
對於太平軍而言,丁氏一日不除,青溪一日不穩!
司行方決定攻破丁家堡,向世人證明太平軍的處事法則順者昌逆者亡。
這一招既可以剪除地方豪強的殘餘勢力,還可以引蛇出洞,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