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開酒樓!
在這邊,嬴政已經不顧一切,尋找秦用的時候,另一邊,秦用卻是優哉遊哉的享受著自己大老板的姿態。
在這個時代,沒有廠房一說,所有加工坊,都被稱之為作坊。
但秦用就喜歡叫自己的造紙訪和印刷訪為廠房,似乎這樣,能讓他有種大老板感覺。
在長達大半個月的忙碌之後,先是經過碎木,然後蒸木,接著磨漿出紙,隨後送到印刷區,印字,縫書,如今,第一批成品已經出現。
共計八千本《春秋》成品,已經出現在麵前。
沒錯,是八千本《春秋》而不是八千本《呂氏春秋》
看似就多出兩個字和少兩個字的區彆,實則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巨著,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的大作。
這《呂氏春秋》乃是呂不韋親自主持著作的治國大策,奠定天下的大書。
而《春秋》則是孔子曆經一生,遊走列國,最終鬱鬱不得誌而歸後,召集眾弟子,萬年方才完成的大作,可謂儒家無上經典之作,同樣也是一篇治國理念之作。
秦用第一批書籍,選擇印刷的不是他一直都在謄抄的《呂氏春秋》,而是孔子的《春秋》,這其中是有一些想法的。
一來,這呂氏春秋是為了秦國一同天下後奠定的國策。倘若送到列國,那簡直就是在告訴列國,秦國遲早一天要滅了他們。
哪怕這確實是秦國的野心,也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但真要表明出來,總是不好的。
相反,儒家孔子的《春秋》則不一樣。
大周八百年,孔子著春秋。
儒家學說,列國爭霸,雖說向來不屑一顧,但儒家的道德禮儀,還是讓列國無法做到全然不接受。
說到底,不屑一顧是一回事,畢竟都要爭霸,誰管你什麼仁義禮智信。
列國紛爭的時候,這些都是笑話。
可有些東西,你可以不屑,但你不能沒有。至少這表麵功夫你得做一做。
難道你要告訴列國,你沒有什麼所謂的仁義禮智信?
真要那樣,列國第一個就會嘲諷你,然後合起來打你,你還沒理由說彆人什麼。
因此,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列國都不喜歡儒家那一套,但列國朝堂上,都少不了儒家的人。說到底,就是拿來裝飾門麵而已。
如今,秦用印刷這部《春秋》也包含著這個意思。
反正是要送到列國的,送上一部《春秋》表明秦國的善意,總沒壞處吧。
隻要想辦法擺脫秦國的危機,還能少了他一份功勞?
秦用拿起一本《春秋》書冊翻看著,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這個時代,乃至於後世千秋萬代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批書籍,終於誕生了。
而且不是誕生在彆人的手裡,是誕生在他秦用的手裡。
“好……好啊……”
秦用連聲叫好,甚至於就連這個時代喝彩他都已經忘記了。
一旁,老甘與烏雅跟在秦用身後,見狀,這父女二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都蘊含著笑意。
她們都看過這些書冊,不得不承認,這書冊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一部大書,彆人要成箱成箱的搬走,但這書本的出現,直接一本全部記錄,簡直方便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