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開酒樓!
彆看前兩天秦用得到王令後,這心中挺氣憤的,但氣憤也就那麼片刻間而已。
回過頭來一想,事已至此,不爽也沒用。既然登堂入室勿忘,那就隻能想辦法多賺點錢了,總比白白浪費精力的好。
於是,在燒菜的時候,他就開始想辦法了。
最終,他把周海等木匠,還有秦大等廚子全部召集回來。
這做法看似對作坊那邊的工作不上心,實際上倒也不算,而是他有了新的計劃。
這彆人不知道,但秦用是十分清楚的。
如今親王用了他的計劃,相信很快,列國士子就會趕往大秦論道。
到時候,天下士子彙聚,這鹹陽城要多熱鬨有多熱鬨。尤其是這學府街,相信很快就得爆滿。而酒樓想要打響名聲,想要做好生意,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抓住這個機會,吸引來更多的士子讀書人,相信要不了多久,這酒樓就會名聲傳遍列國。
到時候隨便去哪裡開個分店,那還不是分分鐘鐘惹人高朋滿座的結果?
為了這一天,秦用倒也是拚了。
有著一手舉世無雙的廚藝也就算了,更打算在其他地方上多下下功夫。
例如這用餐的環境,這吃飯的姿勢等等,讓客人極儘奢華享受,念念不忘,車戴氏秦用想要的。
而這桌椅,就是他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重新釀造的酒,也是他的想法之一。
當然,現在慢慢釀酒,明顯是來不及了。
如果隻是釀造第一批酒水,那當然是沒問題的,可到時候列國士子雲集,需要的酒菜數量何等龐大?根本就不可能供應得上。
於是秦用想到了提純酒,兌水酒。
兌水酒這三個字,停在很多人的耳中,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兌了水的就,那還算好酒嗎?
不過這麼想的人,大多都不懂酒。
其實後世很多名酒,基本上都是兌水酒。畢竟後世的釀酒技術,完全不是這個時代所能媲美的。
這先秦時期,人們喝的酒,放在後世,那叫米酒,在有些地方,那就是甜酒。
或許城市裡的人很少見過這種甜酒,但在西南方,那些民間大山中的人家,經常都會釀造一壇子米酒。
在需要的時候,把那些酒米連帶著原漿撈出來一些,放到鍋力加水一煮,再丟幾顆冰糖或者糖精進去,那就是大山中老少皆宜的清涼解暑神器,喝一口讓人精神百倍。
當然,喝多了也會醉。可更多人,怕是喝得撐死也醉不了,除非直接帶著壇子裡麵的酒糟和原漿吃喝。
這個時代的酒,正是這種酒。所以很多人都會發現,在這古時候,好像人人都有著千杯不醉的能力一樣。
實際上說到底,就是酒精度不夠,還不足以醉人而已。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道了明清時期,乃至於更後麵的時期,這釀酒的技術已經越來越高,甚至於很多原漿酒,說到底就是酒精。
麵對這種原漿酒,你不兌水中和一下,抬著就喝,非得酒精中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