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開酒樓!
論劍道場的事,很快傳到秦用耳中,秦用也趕了過來,卻隻是在論劍道場的後門處停下,並沒有走進去。
他目光有些複雜,靜靜的倚靠在後門上,傾聽著那空洞而輕靈的擊築樂聲。
這築的聲音,其實並不是想象那般美妙,與琴聲一般,都是較為低沉綿長,空洞而帶有繞梁餘音的那種。
可這要說起來,秦用其實壓根就不喜歡聽琴聲。
或者說,後世的人,基本上就沒什麼人喜歡聽琴聲,也壓根聽不懂琴聲。
相對來說,古箏的音效轉換,對於後世的人來說,那都比琴聲更加容易理解得多。
所以,這古樂器中,秦用最喜歡的還是古箏,然後是笛子,洞簫,琵琶之類的。至於古琴,在他的印象中,那就是裝13的時候聽一聽還行,而且都是聽不懂的那種,壓根一點興趣都沒有。
至於築,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徹底消失了,後世的人,都是根據古書推測築的形狀,根本沒人見過築,更彆說聽人演奏擊築了。
秦用也算得上後世有幸親耳聽到擊築的人,隻是一聽這音效,他就有些失望。
可是他又有一種莫名被吸引的感覺。
這擊築的樂聲,他確實聽不懂,可是那音樂就仿佛能溝通一個人的靈魂一樣,你聽不懂沒關係,但你卻能感受到它其中莫名的意境。
這就好像一個人說話,你或許聽不懂,但他是善意還是惡意,很多時候卻能清楚的感覺得到一樣。
這一刻,秦用就仿佛聽到了一陣陣的水泡聲,仿佛一個人在泳池中潛水,吐出氣泡發出的聲音一樣。
不同的是,這擊築樂曲中,卻猶如魚兒吐泡,在湖泊河流,大江大海中歡快遊蕩一般,那種無拘無束的感覺,令人向往。
樂聲似乎是在向人表達一種情感,一種逍遙,無拘無束的情感。
“逍遙遊!”
驟然間,擊築聲一變,聲音提高了幾分,一種無形的氣勢,仿佛瞬間噴發而出,如大鵬展翅,如龍翔九天。
秦用心中一動,一篇古文莫名的浮現在腦海中。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
這是莊子的逍遙遊,講的便是大海中的無拘無束,天空中的翱翔無邊無際。
那是一種拋卻一切的灑脫,又是一種拾起天下的大誌。
不知不覺,秦用聽得有些癡了。
可是他的腦子卻在瘋狂的運轉,這種癡迷中,又保持著三分清醒,竟是本能的記錄這樂曲中每一個音符的變化,
不知不覺,一曲聽完,這聽的時候還不覺得,可聽完了,那擊築的聲音卻仿佛銷魂蝕骨般,一直在耳邊不斷回蕩,真有一種餘音繞梁三日而不絕的感覺。
這是一種本能的深刻,當你的耳朵已經習慣了一種聲音後,無論什麼時候,你耳邊似乎都會響起這樣的聲音。
“古人誠不欺我,果真餘音繞梁啊!”
秦用心中感歎一聲,目光越加複雜了。
對於荊軻,即便秦用已經收留了他,但實際上,卻都抱著敬而遠之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