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宗師!
目送沈月樓走後,把拿在手裡的那部劇本狠狠扔到桌上,林思南心中仍有些氣不過。
故事乏味,人物形象單薄,對戲曲一知半解……
自己苦心孤詣寫出來的劇本,真就這麼一無是處嗎?
緩了好一會,平複下心情,林思南忽然回手又把沈月樓的劇本給拿了起來。
哼,說我寫的劇本不行,我且來看看你這個京劇演員又能把名伶柳瀚辰的故事改編成什麼樣子。
《風雪夜歸人》。
平心而論,這劇名起得倒是頗為清新雅致,詩意盎然。
隻是,不論是風雪夜還是夜歸人似乎都與名伶柳瀚辰之死的故事並沒有什麼任何深切的關聯。
柳瀚辰是被槍殺在監牢裡,那夜似乎無風也無雪。
翻開劇本,故事發生在深冬一個大雪之夜,地點是燕京某座莊園的後院。
序幕一共列出來五個人物兩個藏身在莊園後院躲避風雪的小乞丐,一個滿臉傷痕,形容枯槁的落魄老者,一個吃齋念佛的莊園主人和一個天真爛漫的丫鬟小蘭。
看戲的人常要知道每一個戲演的是什麼時代,什麼地方的故事。
我這個戲,是在什麼時代呢?
應該是永無止境的人生中的一個段落。
那時代,也許可以算是剛剛過去了,也許還沒有完全過去。
然而,那時發生的故事卻也許不免在將來重演。
因為時代縱易,江山縱改,人性卻是常常不移的。
看到開頭這段引言,林思南思瞬間感覺自己的雞皮疙瘩都快要冒起來了。
故事是永無止境的人生段落,縱使江山和時代不斷變遷,人性卻是常常不移。
這種認識太深刻了。
大格局,大氣魄,寥寥幾筆,寫儘了人世滄桑啊。
深深慨歎了一聲,林思南忽然對沈老師看不上自己的作品也有了一絲理解。
不說旁的,單就劇本的創作格局而言,與沈老師相比,自己的格局確實有點小了。
自己隻著眼於批判時代,而沈老師則更多聚焦在探討人性。
不論是境界還是立意,都比自己高了不止一籌。
引言看完,開頭是一段跳進又跳出的景色描寫。
當劇場的燈熄了,大幕徹底拉開的時候。
我們就看到了大雪後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在一個“富人家”的後花園裡,那些昔日春光裡葳蕤皎潔過的花樹都已枯萎了。
花樹之間,隱約露出一座小樓的後牆。
……
佩服!
沈老師的文筆也太細膩了,寥寥幾筆,隨意一勾勒,就是滿滿的畫麵感。
當把畫麵描摹地足夠豐富,再加入一點點聲音,就把人物引出場了。
而人物一出場,故事也就隨之發生了。
“善心的老爺太太……,有剩菜剩飯,賞一碗吃吧!”
雪後黃昏,荒涼、冷寂的後花園外邊,兩個小乞丐正衝著燈火通明的莊園高聲乞討。
見久久無人搭理,他們便從破牆邊翻進莊園,在後花園一處可蔽風雪的角落生起火堆來取暖。
天漸漸入了夜,北風呼嘯,大雪開始一片又一片地飄落了下來。
“你說,為什麼房間裡的燈亮著,他們卻把門窗關地那麼緊?
都沒人出來賞我們一碗飯吃!”
正當兩個小乞丐對著這座燈火通明的莊園以及莊園裡的主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
忽然,從後院側門,跌跌撞撞走進來一個滿身風雪的落魄老人。
那老者穿著一件破衣爛衫,形容枯槁,臉上遍布傷痕,在黑暗中伸出兩隻影影綽綽的手,遲緩地向前摸索前進,身形搖搖欲墜。
“什麼人?不會是鬼吧?”
兩個小乞丐嚇呆了。
“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