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宗師!
想要達成預期的效果,自然離不開後續一步一步地落實。
而自己的工作,就是先找到一首符合節目整體調性的宣傳曲目。
在找尋優秀音樂人的過程中,沈月樓進入了鄧繼慶的視野。
既懂戲曲,又懂評書,還懂音樂,沈老板自然是首選。
最重要的一點,好像有沈老板參與的電視節目,最終都取得了好成績。
自己請其幫忙創作主題曲,也算是沈老板間接參與了,希望節目能夠借到他的好運氣。
“鄧老師,何總那邊已經將沈老板為我們節目寫的宣傳曲目發過來了。您要不要先聽一下?”
“這麼快?”
聽到助理彙報的消息,鄧繼慶立刻打開電腦,看了下沈月樓工作室發來的音件。
《說書人》,嗬嗬,這個名字倒是十分直白。
點擊播放,鄧繼慶開始認真聆聽起來。
開頭是戲曲的樂聲,中間夾雜著若隱若現的戲腔,隻因舊時茶樓戲曲與評書常常是相伴而生的。
“路邊的茶樓,人影錯落。
街上傳來,兩三聲吆喝。
人前搖扇,醒木拍桌。
各位看官,你細聽分說。”
一聽到開頭這幾句歌詞,其中的市井氣頓時撲麵而來。
對了,這味兒對了。
沒想到沈老板不僅可以唱《赤伶》那種婉轉細膩的歌曲,還能唱出這般充滿煙火氣的聲音。
僅憑這四句,鄧繼慶就確定這首《說書人》就是自己要為《燕京評書大會》找尋的主題曲。
古琴的聲音悠揚,伴隨著快板的頓挫,音頻文件裡沈月樓的聲音也變得瀟灑而肆意“這江山風雨,歲月山河。
刀光劍影,美了多少世間傳說。
且看他口若懸河,衣上有風塵,卻原來是一位江湖說書人。
那天山女子獨守枯城,也隻是為了曾經的那一個人。
那琨侖癡兒一情難分,誰曾想這一去再不相逢~~。”
太瀟灑了,這歌真是好聽。
聽到這一段朗朗上口的副歌,鄧繼慶的頭情不自禁跟著節奏搖了起來。
“這江山風雨歲月山河,俠骨柔腸醉了多少此間看客。
本就是浮萍遊子漂泊本無根,萍水相逢浪跡天涯君莫問。
那江山如畫各走一程,也苦儘了人間的多少蒼生。
那美女多嬌愛看英雄,道儘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江湖味、市井氣,在評書裡跳進又跳出,這歌詞寫得真是才氣縱橫。
聽著這一段的歌詞,鄧繼慶又驚又喜,忍不住嘖嘖讚歎起來。
“城中樓閣幾經風霜,天涯遊子一夢黃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