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宗師!
阪本一郎道“聽朱先生說您在音樂方麵造詣很深,我們想邀請您和我們一起完成電影的配樂。”
“好啊,能夠二位老師打打下手,也是沈某的榮幸。”
沈月樓想了想,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
配樂師的工作,一般都是電影後期成片剪輯時才開始,隻是,張誠導演想要把《末代皇帝》拍得儘善儘美,自然不會按照常規,在拍攝階段,就讓配樂師就參與進來了。
朱國平,華夏著名作曲家,以前曾為多部曆史正劇配過樂,擅長寫恢弘大氣的曲子。
阪本一郎的音樂風格更偏流行,擅長寫一些相對抒情,旋律性更強,適合表現個人命運的樂章。
沈月樓並不十分擅長配樂,即使有著音樂天才之名,又學習了很多樂理知識,在配樂方麵,他暫時還是無法與朱國平和阪本一郎相比。
加入他們的配樂團隊,沈月樓的作用更像是一味催化劑。
他對《末代皇帝》的劇本研究很深,對故事裡各個人物的命運以及華夏曆史文化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後來接觸中,沈月樓的話常常能啟發朱國平和阪本一郎,讓他們寫出的音樂與電影畫麵更交融,更加貼合人物當下的情緒以及未來的命運,並為他們的音樂添上一絲獨特的華夏古典美學韻味。
進組第三天,加入電影配樂團隊第二日,在皇城某座大殿中,沈月樓、朱國平和阪本一郎以及其他十多名輔助樂手正在觀看昨天張導拍下的素材。
從登基大典開始,一直到雍親王把自己的小女兒德芳郡主送進皇宮為止。
由於皇帝年歲太小,在宮中太過孤單,攝政王柴灃便將自己兩歲的女兒柴玉釧送進皇宮,作為柴淵的玩伴。
看完這些素材,朱國平說道“還是先從片頭曲說起吧,也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
開場之後,咱們首先要定下一個基調,《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有史詩般的宏大敘事,開場第一幕又是以大周皇城為背景,所以,我建議配樂應該以恢弘悲壯的曲風為主。”
聽了朱國平的話,阪本一郎沉吟片刻,方才說道“在我看來,《末代皇帝》雖是一部史詩,但本質上仍然是一部個人傳記,它更多講述的是與個人命運有關的東西,應該以蕭瑟悲涼為主色調。”
悲壯與悲涼一字之差,曲風卻是千差萬彆,二人僵持了一陣,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隨後,他們一起看向沈月樓道“沈老板怎麼看?”
沈月樓想了想,對二人笑道“我覺得朱老師和阪本先生說的都有道理。
隻是,我個人有一些不同看法,也不知道對不對。
悲壯或者說悲涼的主題未必一定要用悲傷的音樂來詮釋,若是配上一首輕鬆愉悅的曲子,說不定起到的效果反而會更好。”
聽到沈月樓的話,阪本一郎眼神頓時一亮,他連忙說道“沈先生的意思是以歡快的曲子來配悲傷的主題,妙啊,沈先生的這種配樂想法,與華夏古詩中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沈月樓聞言,不禁笑道“連以樂景寫哀情都知道,看來阪本先生對華夏文化了解很深嘛!“
阪本一郎一臉正色說道“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確實值得深入研究,鄙人之前很多配樂的靈感都是來自華夏文化。”
見沈老板折服了阪本一郎,朱國平笑道“既然沈老板的想法更好,那這首片頭曲就交給沈老板來寫好了。”
阪本一郎點頭道“理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