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首《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莊文瑜點了點頭,又看向觀眾道“不錯,這首中秋詞的作者便是寫下《雁丘詞》的沈老板。
不知道為什麼,一說到《雁秋詞》,我就老是想到林雁秋林老板。
當時,初聽《雁丘詞》這首歌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沈老板寫給林老板的情詩呢。”
“哈哈哈,不管《雁丘詞》是不是寫給林老板的,這首中秋詞肯定是沈老板為林老板所寫的。
有請林雁秋林老板、趙之泉趙老板、胡金元胡老板分彆用京劇、昆曲、楚調為大家演唱這首《睡調歌頭》。”
說完主持串講詞,莊文瑜和商敏珍一起退場,林雁秋緩緩從側幕邁老生步走上舞台。
一身灰白色鬆竹紋儒袍,長髯飄飄,麵目俊雅,氣度瀟灑,看起來十分具有仙風道骨。
京胡聲一響,林雁秋一邊做著身段,一邊用老生戲腔唱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今夕是何年~~?”
頓了一頓,林雁秋抖袖露手,撫了撫胡須,她不由仰頭對天唱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何似在~~~~~
何似在……?”
聽到林雁秋清越峭拔的唱腔,再看她沉鬱但不失瀟灑的身段以及戲詞中對人生無常的感慨,都十分打動台下觀眾的心。
“沈老板寫詞的功力又有長進,這首詞要比《雁秋詞》更有味道。”
“林老板唱得太好了,高音清越,低音蒼勁,擻音圓潤,顫音搖曳多姿,真是運轉如意,怎麼聽怎麼對味。”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句太絕了,沈老板的想象力真是紐幣。”
“好喜歡林老板的氣質啊,一舉一動都好有魅力。”
……
在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中,林雁秋又繼續唱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唱完這一段,林雁秋便在舞台中間站定,目光直視前方,一動也不動了。
在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中,昆曲名家趙之泉緩緩登上了舞台。
曲笛和三弦聲響起,趙之泉從舞台右側登上,直接把《水調歌頭》用昆腔唱了一遍。
還是同樣的內容,味道卻完全不同。
“好棒啊,趙先生的咬字和行腔全打在了我的審美點上。”
“身段更加凝練,唱腔更加細膩,趙先生身上的文氣比林老板更重一些。”
“沈老板的這首詞寫得真好,百聽不厭,越聽越有味道。”
……
趙之泉之後,胡金元又來了一遍楚調。
等到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時,三位名角同時開嗓,再加上伴唱鋪墊的美聲和聲以及恢弘的交響樂伴奏,一下子就把演播廳裡觀眾的情緒頂了上去。
“沃擦,真是太太太紐幣了,層次豐富,韻味充足,這一下把我整熱血沸騰了。”
“沒想到三種不同曲種一起下鍋,竟然能產生如此奇妙的化學反應。”
“不用說,這肯定是沈老板的想法,他一直致力於京劇的創新,這種京劇、昆曲、楚調三下鍋加美聲和聲與交響樂伴奏的方法也就隻有沈老板能想出來了。”
“沈老板紐幣,永遠滴神。”
“沈老板的詞真是朗朗上口,聽完這三遍,《水調歌頭》我已經會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