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華夏人,大家都十分期待沈老板的戲曲交流團能夠在瀛洲取得佳績。
……
飛機緩緩起飛,端坐在雲層之上往下俯瞰,沈月樓的心一直十分平靜。
瀛洲,隻是自己想要征服的第一個地方。
未來,自己還要去西方巡演,讓整個藍星都愛上華夏的戲曲。
昆曲《牡丹亭》、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台》,再加上京劇《生死恨》,這麼硬的戲碼,還集結了華夏這麼多頂級名伶,我就不信,還不能讓瀛洲的文藝圈震動。
飛機緩緩落地,等到艙門打開,眾人一下就看到了瀛洲機場門口所掛的“歡迎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來瀛洲交流”的橫幅。
隻可惜,歡迎的場麵很隆重,前來接機的人員以及周圍來圍觀的民眾,卻並不十分熱情。
這些人大多是瀛洲文藝圈的官方人員,還有少部分在瀛洲華人,至於瀛洲本土的普通民眾則少有來前觀摩的。
看到這一冷淡場麵,沈月樓卻沒有絲毫氣餒之色。
自己在瀛洲本就沒有絲毫名聲,他們不認識自己,也很正常。
等到自己在京都演出幾場之後,準備去下一個城市的時候,他們估計就會舍不得自己走了。
“沈老板您好,鄙人瀧居瀨三,歡迎您來瀛洲訪問。”
“瀧居先生好。”
與瀧居瀨三握了握手,沈月樓立刻用日語向他問了聲好。
“沈老板請,交流團的居所我已經安排好了,今天大家好好休息,演出明天正式開始。”
寒暄幾句之後,瀧居瀨三立刻叫人開車把交流團的演員們載到京都國賓館。
京都國賓館位於京都市中心,與京都皇宮毗鄰,占地七千平方米,一向被用來接待外國貴賓。
交流團所居的自然不是國賓館最好的房間,但能住進國賓館,已經是十分高的規格了。
養精蓄銳一晚上,第二天,沈月樓便帶領戲曲文化交流團的成員去往帝國劇場等待演出。
此次演出方式是與瀛洲歌舞伎演員同台奏藝。
看著瀛洲演員們演出的那幾出傳統劇目,沈月樓也在欣賞並從中汲取養分。
“感謝鬆本和尾幸老師的精彩表演,有請沈月樓沈先生帶領的華夏戲曲文化交流團為大家帶來一出京劇《穆桂英掛帥》。”
大幕緩緩拉開,陳慶魁飾演的寇準和兩名旗官龍套直接走上了舞台。
台下瀛洲觀眾對京劇大多一知半解,但看到這種新形式還是挺新奇的。
“打道進宮。”
陳慶魁與兩名旗官同走圓場,走完一個圓場。
兩名旗官白了一句來到宮門,陳慶魁再白道“擊動景陽鐘。”
聽到一聲鐘響,李月芳飾演的周王在簾內喊了一聲“擺駕”,台上便出現了六人。
周王,大太監和四名小太監。
“飛觴醉月方遣興,
景陽鐘斷管弦聲。”
李月芳唱完兩句西皮散板,旁邊的大太監白道“何人擊動景陽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