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那些事兒!
昨天,本書的責任編輯(以下簡稱責編)山貓對我說,我的小說《醫生的那些事兒》今天可以上架了。
自從去年開始調整上班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寫作的時間很少。正因為如此,《上架感言》是不在計劃中的。
下午起來,上午工作的疲憊還沒散去。坐在電腦前,想著本書從開始寫作到今天,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種種,突然感到,這個感言還真有一寫的必要。
2月19日,《醫生的那些事兒》第一章開始在《縱橫中文網》發表,至今已經整整三個多月了。三個多月,四十一萬字,對於利用碎片時間寫作的我而言,並非易事。我為自己驕傲,為自己高興。
自從《醫道的江湖》完稿,我一直在想,下一部小說,我該寫些什麼。有朋友說,我的醫道並沒有寫完,還有很多的伏筆,應該繼續寫下去。可是,我已經沒有寫下去的興趣了。因為,我並不喜歡活在這種虛幻中。
我一直斷斷續續地寫《醫海拾貝》,寫的都是我從醫生涯所見的點點滴滴。疾病的,情感的,人性的。不少朋友說,喜歡看我這類文章。
同行朋友說,這樣的文章能讓他們學到很多,包括邏輯思維,臨床思維和特殊病例的學習。用他們的話說,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們必讀的。
非同行的朋友說,這樣的文章,非常真實,就像發生在身邊一樣,很有感染力。雖然結局未必令人滿意,但世界本來就這樣,豈能儘如人意?
於是,我下決心寫一部另類的小說,一部“冰火兩重天”的小說。小說中的每一個病例,都是真實的存在。不同的是,這些真實的病例被以小說的手法寫了出來。
當然,既然是小說,整個架構就是小說的架構。不管小說中的病例多麼真實,它們隻是為這部小說服務的。小說中的另外一些內容,才是我最在意的部分。
簽約前,山貓責編與我探討小說的名字。他感覺這名字起得不好,或者說不儘如人意。當我將我的整個寫作思路告訴他時,他認可了這個題目,並說了一句針對這部小說的、非常中肯精辟的評論這是一部職業文。
非常感謝山貓,我一直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話來表達,山貓責編做到了。是的,這是一部真正的職業文。
一位讀者看了前麵很多章節,寫了一段話發給我。大意是說,這部小說寫得太真實了,真實到極具可操作性。她說,如果是有心人,完全可以根據我的小說,去建設一家高水平的診所。
讀著她這段話,我還以為她是一位醫生,一位正準備辦診所的醫生。後來接觸,才知道,她根本沒有學過醫學,更談不上開診所。
這樣的經曆,讓我堅定了我的寫作手法。
記得醫道上架時,我寫了感言,感謝山貓和西諾責編。這次,我依然要感謝山貓責編。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有幾個章節,我是重新修改了的。
這些修改的章節,是山貓責編提醒我後,我馬上修改的。他的提醒,在我看來,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確的。他那負責任的態度和對底線的堅守,令我敬佩,也令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感謝山貓責編!感謝《縱橫中文網》的編輯們!
小說上架前,已經有很多朋友對這部小說了極大的支持。他們為小說投出各種支持票,或者用手中的縱橫幣,表達對我的支持,令小說能在高手如林的《縱橫小說》中保持一定的熱度。在小說上架的今天,對各位朋友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縱橫網一位大咖說過,小說上架,是一場戰鬥,殺過去,就是龍,殺不過去,就是蟲。是龍是蟲,在讀者諸君,而不在我。我深以為然。
小說上架,意味著閱讀是需要付費的。我粗略算了一下,訂閱一個月的章節的費用(以每天兩章計算),大約在人民幣五塊錢左右。五塊錢,丟在地上,有些人也許未必會正眼看一下。但於我而言,意義卻大不一樣。
它代表著朋友們對我的認可,對小說的認可。這種認可,將給予我極大的動力,使我努力將小說寫好,以不辜負朋友們對我的厚愛。
有朋友問,我每天能不能加更。我在這裡保證,增加一個盟主,加四更。每月月票排名在100名內,加兩更,在50名內,加三更(我會在月末或者月初加更)。再高的排名,我是不敢奢望的。如果上述的“加更”能夠實現,我已經很高興了。
不管如何,在我的能力範圍內,保證小說的質量,是我最應該做好的事情。各位朋友如果覺得不好,可以留言批評甚至責罵。隻要正確,我保證接受並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