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那些事兒!
醫生的那些事兒第五百八十四章穆可俊的鬥誌“明哥,我已經決定了,將我媽媽轉到這裡來治療。”陳秋果決心已下。
“我也覺得這裡比在hk要好得多,不過,最後怎麼做,必須由你自己來決定。”方明也不敢做陳秋果的主。
“決定了,不再猶豫。不過,怎麼過來,得想一想。施教授,您有什麼好辦法?”陳秋果對施遠騰很信任。
“不管到漢南,還是到這裡來,都免不了路上的顛簸和冒這個顛簸的風險。如果你決定了,我們將我們最好的救護車,直接開到關口的出口等著,你們一旦過關,我們馬上接駁上,將你媽媽接到我們醫院來。”
“到時候,由穆院長親自帶領護士,備好搶救物品,在關口等候。”施遠騰會陳秋果說。
“好,就按施教授的方案去辦。我留一下穆院長的電話,一旦在hk辦妥手續,我便與穆院長聯係。”陳秋果對穆可俊說。
倆人交換了電話號碼。
“老師,究竟怎麼回事?”穆可俊問。
施遠騰將情況詳細說了一遍,學生們一聽,難掩激動,穆可俊更是一副鬥誌昂揚的樣子。施遠騰看見,心中暗暗高興和安慰。
任何時候,都不畏困難,不懼挑戰,敢於擔責,這是施遠騰的風格,現在,也是他的學生的風格。
“秋果,想不想去看看施教授的養老院?”
“哦,施教授,您還辦了養老院?”
“對,這是我們慈心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在創立之初,便定下的目標。現在,養老院的第一期已經開始對外營業。第二期正在進行設計,很快就要動工了。”
“要看,這個一定要看。誰沒有老的時候?我家裡現在就有兩個老人家,弟妹們都照顧不過來。在hk,養老是很奢侈的事情,想都不敢想。”陳秋果對這樣的地方,怎麼可能放過?
吃完飯,他們一行人,老到養老院。這段時間,養老院主要由穆可俊在管理。所以,穆可俊同樣當仁不讓,在前麵引路,一邊走,一邊介紹。
養老院的布局、分區、管理方式、陪護人員等等,一一向陳秋果介紹。
“穆院長,您是說,這裡的陪護人員,都是由護士來擔任?”
“對,都是由具備醫學專業知識的護士來擔任。當然,她們上崗前,我們也請專門的人員,對她們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如何做好生活護理。培訓結束,必須考核及格,才可以上崗,否則,我們會將這些不及格的人員淘汰掉。”
“明哥,這樣的管理,你們醫院未必能做到吧?有多少關係戶要您關照?不及格也得塞進去,對不對?”陳秋果對體製內的東西,十分熟悉。
“確實是這樣,在我們那,很多時候,我說了不算。而這裡,製度和規則說了算,而不是某人說了算。就算阿騰,也不會插手這些事情。相反,阿騰插手的,是頂住壓力,將那些不及格的人擋在外麵。”方明與施遠騰接觸越多,對他了解得越深。
他知道,施遠騰雖然沒有在醫院和養老院,但他的影響力,他的威望,使得他在關鍵時刻,可以為醫院和養老院排除困難。
“也不僅僅我在做這些事,他們都在做,股東們也在做。在這裡,大家都知道,想進醫院或者養老院,不是憑什麼關係,而是要憑真本事。”施遠騰對方明和陳秋果說。
“好,真是好!施教授,看來,也隻有你們敢這麼做,能這麼做。老實說,我的工廠都做不到。”陳秋果很坦誠。
“秋果,你可能不知道,阿騰是咱們南江省的名人啊。好幾篇重量級的報道,專門報道他和他的醫院。他的事跡,在醫療界和新聞界,可謂知曉率很高呀。”毓文搶救時,書記夫妻倆人,親自到場,令方明大為震驚。
“哈哈,我明白了。誰想動施教授,也必須想想後果,對不對呀?”陳秋果幾乎每一句話,都帶著“對不對”這句口頭禪。
“明哥過獎了。任何一個單位或者任何一件事,如果能夠取得成功,絕非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的功勞。如果沒有我的學生們的努力和能力,我一個人,就算撐破天,也沒有用。”施遠騰的話,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絕非低調或者刻意謙虛。
他們邊走邊聊,但陳秋果看到養老院內的各種設施時,更是大加讚賞。
“施教授,你們無論是辦醫院,還是辦養老院,一切都是憑良心而為,以人文關懷為本。像養老院裡的裝修,可是下足了功夫,成本也肯定很高。不知道收費如何?”陳秋果的問題,有的放矢。
“回陳總話,我們這裡的收費,分三個檔次。最低的檔次為每個月三千元,包吃包住;中等檔次為每個月四千至六千元,其中的差價,與每間房人數的多少而定;高檔次的,每個月八千到一萬元。同樣的,都是包吃住的。”穆可俊馬上回答。
“哦,現在的入住率怎麼樣?”
“從開業到現在,各個檔次的房間,全部爆滿,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等候。所以,第二期工程正在準備施工,估計春節後可以對外開放第二期的房間。”
“我就說嘛,這樣的價格,太值了。你們再建多幾期,都不夠搶。”陳秋果看來對養老也有關注。
“阿騰,看來,你每次出手,都不同凡響啊。”方明對施遠騰說。
“嗬嗬,明哥,這不是我的功勞。都將這些功勞歸在我名下,不合理。”
“阿騰,這個我有自己的看法。一件事情有沒有人想做,想到後敢不敢去做,敢去做,又該怎麼樣做才合適。所有這些,關鍵的地方,不在想做的人,而在做決策的人。”
“就說這個養老中心吧。我想,在長洲,想到這個問題的,應該不隻你阿騰一個人。甚至也有人去做了,但未必做得這麼好,這麼成功。”
“所以,決策前的考量,考量後的果斷決策,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