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那些事兒!
原來,兩個月前,病人沒什麼原因,突然出現肚皮抽動。一開始是小抽動,慢慢地,抽動的幅度越來越大,而且一邊抽,一邊叫他媽媽來看,說很辛苦,很難受。
“他發作一般在什麼時候?”
“絕大多數是在做作業的時候。”
“這個時候,你是怎麼處理的。”
“我告訴他,停下來,玩一會手機遊戲,然後再做作業。”
“你這樣做,有效果嗎?”
“有,玩一會遊戲後,他基本不抽了,也能完成作業。”
“學習成績怎麼樣?”
“還可以吧,在班裡,也有中上遊水平。他的語文成績特彆好,所以,他特喜歡上語文課。”
“上課的時候抽不抽?”
“除了上語文課,其它的課,也會有抽。”
“他爸爸對他怎麼樣?”
“嗯……嗯……不好。”病人的媽媽猶豫了很久,才說出來。
“不方便說?”
“對。”這一次,回答得很乾脆。施遠騰知道,這個家庭有問題。
“小孩做過什麼檢查嗎?”
“做過很多檢查。頭部磁共振做了一次,視頻腦電圖做了四次。磁共振報告說正常,腦電圖有一次報告是正常的,兩次說是界限性腦電圖,隻有一次說是異常腦電圖。對了,這次異常腦電圖,是在兒科病房做的。”病人的媽媽非常清楚自己兒子的整個就診過程。
“吃過什麼藥?”
“我從一開始就找金主任看,她也沒有像您這樣詳細問,看了看腦電圖,便下了‘癲癇’的診斷,現在一直服用德巴金。服藥到現在,病情一點改善都沒有。唉,我完全沒信心了。”病人的媽媽說著,滿臉的失望與無奈。
施遠騰在與病人的媽媽交流的過程中,一直在注意小孩的情況。整個過程,小孩在診室裡來回走動,非常活躍。
“來,小朋友,過來這裡,坐好,伯伯問你一些問題。”施遠騰招呼病人來到身邊的椅子上坐好。
小孩很乖巧的做在施遠騰麵前。
“聽說你的語文成績很好,是不是?”
“是,我最最最喜歡語文老師了。”
“為什麼呢?”
“他經常表揚我呀。”
“你語文成績這麼好,平時一定很喜歡看課外書吧?”
“嗯。”
“能不能告訴伯伯,你平時多看些什麼課外書?”
“什麼都看,家裡的書,我都看完了。哎,伯伯,我告訴你,我還看佛經哦。”小孩一副神秘自得的樣子。
“嗯,看佛經,看什麼佛經?”
“看地藏菩薩本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