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老黃提到的f跳和z跳,這兩個跳躍有點互斥的意思在,刃都跳對的運動員不算多,但是雙錯的反而不少,更多的是一對一平這樣子。
叢瀾不一樣,她兩個跳躍都格外標準,而且都是大深刃。
這很難得。
深刃其實就是在說,冰刀用的單側刃,並且與冰麵的夾角很誇張,如果單足滑行或者是大一字這樣的步法,運動員整個人是傾斜的,而且單刃滑行的速度會很快。
簡單來講,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人為什麼還不摔
目前,在國際賽場上活躍的運動員們,不管是男單女單還是雙人,一般就是f跳很規範但z就不行,z好了f又翻車了。
最多的就是一種跳躍正確、另一種平刃。
當然,雙對的也還是有不少的,隻是在整體數量裡占少數罷了。
這兩個跳躍中,不同之處在於起跳瞬間,f跳需要左腳後內刃起跳,z跳則是左腳後外刃,一個“內”、一個“外”,截然相反。
f跳菲利普跳,學名是後內點冰跳。
z跳就是勾手跳,不過勾的腳,起跳時候的支撐腳有點像是要崴腳的感覺。
當然,僅從起跳瞬間判定跳躍類型不太穩妥,在之前還有其他的技術動作可以甄彆,以及最關鍵的是看冰麵上的弧線,這個是最準確的。
起跳時,右腳點冰也有些講究,不同人的習慣不一樣。
叢瀾用的是外向點冰,這種方式相較於內向點冰,在起跳方式上就可以避免出現在點冰這個階段的過度re現象。
re就是提前轉體,人還沒離開冰麵的時候就開始轉體了。規則之內,扭轉的時候,點冰跳在45°、刃跳在90°之內都是被判定合格的。
因為有的動作確實是無法避免需要進行一個轉體動作的。
但有的人會利用這種方式偷周、存周,不過偷周這個說法官方不認,隻是冰迷們自己的流傳。
偷周其實就是更多的re,是起跳前在冰麵停留時間過長,導致在雙腳還沒離地,實際上身體已經轉過去半圈到一圈了。
存周是官方規則之內的,指的是跳躍結束時候的落冰滑出階段。
就是落冰時的周數不足,在還沒轉夠足夠的圈數就直接右腳落冰劃出了。
不過這個時候,冰麵的軌跡會有一個類似轉三的弧線,這就是身體慣性導致腳下強行轉了一下。
存周以90°、180°為界限,大於後者的話要被判定跳躍降組,分數會少。
總之,存周或者偷周都很不乾淨,是錯誤的。
但有些俱樂部還會把這當做一種技術來教,就很離譜。
老黃第一次看到叢瀾練習這兩個跳躍的時候,可以說是驚呆了。
內向點冰也可以做到乾乾淨淨,隻是選擇了外向點冰的話,基本上杜絕了過多re的可能性因為用這個起跳方式再去偷周的話很麻煩很難。
他當時就覺得,叢瀾肯定在技術動作上下過苦功夫。
事實也確實如此。
叢瀾和女主說過“如果我的技術動作在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那我要這個做什麼呢我可以暫時錯誤,但我一定要去努力糾正的。”
她聰敏好學,一個動作不成就千百次的練,任務世界裡的啟蒙教練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教她倆時儘心儘力,給叢瀾打了一個很厚實的底子。
從一周跳到兩周跳,再到三周跳,叢瀾飛快地成長著。
可惜她學三周跳的時間不是很長,後來又因為右腳受傷不能滑冰,在任務世界再待了幾年後,對花滑的感覺就很模糊。
也是因此,她十歲回來了以後,用了一段時間來邊練體能邊恢複技術動作。
因為時間太久了,加上又換了自己本來的身體,可以說等同於重新學起。
叢瀾在齊齊哈哈讀的小學,那邊的冰雪運動發展得還不錯,花滑也有市隊,冰場隨處可見,想找教練也不算難。
跟爸媽說想學滑冰,鬱紅葉就帶著她去買了冰鞋等器具,又給她找了聽說還不錯的教練。
叢瀾慢慢地恢複了三周跳,最大的功勞不在於這個領著一群小毛孩學基礎的教練,而是她的訓練空間。
現實裡練身體,空間裡練意識。
花滑的跳躍不足一秒,三周跳也就在0608秒左右,靠的就是長久訓練下養成的肌肉記憶與條件反射。
也正是因此,如果最初的技術動作出現了錯誤,就很難糾正過來。
以前練過兩百次,那麼,至少得要四百次才能稍微扭轉一點。
改技術很難,這就是跟習慣作對。
在空間裡的鍛煉,對叢瀾的身體沒反饋,但對她的意識水平是會產生作用的,這同樣很關鍵。
就是這樣一現實、一虛擬,她在幾乎等同於重新訓練的情況下,重拾了自己的三周跳。
穩定性還比不上當年,這個沒辦法,隻能慢慢練。
如果不是她現在年紀小,身高低體重輕,六個月的時間完全不夠叢瀾恢複的,也不會給出老黃那個虛假的“六個月出五種三周的天才少女”信息。
但叢瀾糾正不了。
因為她隻有四歲在冰上摔了倆屁股墩的經驗,除此之外就是每到冬天就在被澆注成冰場的操場上跟同學們溜冰的記憶東北就是強,一到冬天哪兒哪兒都是冰場。
難道要說我在夢裡學會的三周跳
醒了就自動轉會的那種
那老黃隻會問這夢到底是怎麼做的,有沒有技巧規律,他想教給其他人。
沒有辦法,她隻能任由老黃誤會,還把它傳給了於謹。
叢瀾腳趾已經在摳故宮了,謝謝。
但她的技術都是實打實練出來的,係統給的這個訓練空間,讓叢瀾能夠在沒有完整科學訓練體係的現實世界中,再度擁有極佳的教練團隊。
平衡性、柔韌性、體能、滑行、旋轉、跳躍、藝術鑒賞、爆發力這裡全都管。
叢瀾的空間課程密密麻麻,時間精確到秒。
她的z跳,就是回來以後的這一年多裡,在這個空間裡摔了上百次,從而穩固下來的。
叢瀾慶幸兩個世界的跳躍技術都一樣,不然她回來了以後,就抓瞎了。
在選定花滑作為自己真實人生目標之後,叢瀾去了解過自己以前沒有關注的領域,簡單知道了國內當前的花滑發展狀況。
簡而言之,挺慘的。
國際梯隊靠下,人才不足,隻有靠近東北的這邊在輸送人才力量,教練水平一般甚至有壓根沒出席過大賽的人在國家隊帶選手,沒有成熟的訓練體係,練廢了好幾個運動員,運動員和教練反目成仇
論壇上腥風血雨,裡麵摻雜了不少冰迷們的恨鐵不成鋼與陰謀論。
叢瀾沒把所有的都當真,隻是看到這些,也能略微明白其中的利害。
但她還是想重拾花滑。
因為她沒參加過大賽,沒完成自己在第十個世界裡的夢想,她的人生被迫中止了,對於要強的她來說,這太抓心撓肝了。
經過兩日的鄭重思考,秉持著“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加油”的決心,叢瀾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係統。
那個時候,她隻有一點以前的訓練記憶,就算她是一個有經驗的人,但麵對著十歲的身體和狀態,叢瀾也是迷茫的。
七八年沒滑過了,這裡還找不到能跟第十個世界同等水準的科學訓練團隊,未來的路到底要怎麼走,叢瀾完全沒有把握。
做了這個選擇,是因為她不甘心。
結果,柳暗花明又一村,沒想到她居然獲得了兩個buff,特彆是係統給的這個意念訓練空間,簡直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叢瀾“”
震驚了
係統留下的監測小程序在記錄她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會時刻關注她的身體數據。
之後,會將這些資料打包傳到這個空間的主控係統中,從而分派給不同的技術人員。
最後得到為叢瀾切身打造的一整套訓練模式。
這是叢瀾在現實裡至少二十年無法看到的科學模式,因為國內的花滑起步晚,不止是運動員稀缺,教練員等配套班子也很落後。
哪怕是國外,也沒有。
出成績最關鍵的核心是運動員自身,這沒有錯。
可一個好的教練,能讓運動員事半功倍,讓他們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實力。
特級教師帶出來的學生,確實是要比缺少教師資源地區的學生要強一些的,天才們除外。
一個好的引路人、引路團隊,對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同時,科學的訓練模式、有力的後勤保障,這些能夠幫助運動員延長體育壽命,讓他們在賽場上活躍得更久一些、傷病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