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那出手封鬼葫蘆的家夥比想象中的簡單,因為整個京城典當行幾乎數得過來,這家夥挨家挨戶的問,卻都吃了閉門羹,結果正好在一家典當行被我們找到。
沈天寶直接甩了他1000大洋,那一身道士袍的家夥便屁顛屁顛地將葫蘆交給了我們。
末了,還好心提醒一句
“這雖然是個好東西,但是你們記住啊,俺爺爺臨死前曾經和俺說過,千萬千萬不要打開這葫蘆,也不要破壞上麵的紋路,就當成收藏品收藏好了。”
聽到這話,我們三人相視苦笑。
這話當初我第一次看到這葫蘆的時候他怎麼沒說??
接下來的事情便輕鬆許多。
按照《陰陽鬼術》上的梵文對比,我大致翻譯出了封鬼葫蘆上的文字。
葫蘆上記載的文字,果然大多使用道家術語,講述的是一個道士多年前遭遇的事情,距今大約有20年曆史——
這道士姓梁,全名梁照坤,家中三代道士,乃東北一處名為西山的本地人,他們那個年代,因為鬨饑荒,附近鄉鎮有錢都買不到糧食吃,於是興起了盜墓這一行當。
盜墓,在民間也俗稱倒鬥,更有倒鬥師,摸金校尉,土夫子的稱謂,傳承足有數百年之久。
這道士梁照坤當初因為當地鬨饑荒,不得不隨了大流,乾起了倒鬥的活兒。
可不,這下真讓他倒到了個墓穴。
那墓穴足有上千年曆史,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流傳下來的,據當地人說,裡頭埋著梁王的屍首,是梁王當年死時建造的萬人兵俑。
梁照坤可不曾多想,夥同家中三兄弟持著洛陽鏟就開始了倒鬥的行當。
憑借本身就是道士的風水玄學本領,他們很快尋龍點穴,找到了那墓室的入口。
本以為一切順順利利,幻想著能夠挖到些值錢的寶物和洋人交換糧食時,卻不曾想,墓穴還沒進入一半,他們就碰上了大邪,三個兄弟,全部死在了裡麵,唯獨他自己一個人憑借護身道器勉強封印了那大邪,逃脫了出來。
不久之後,因為入了墓穴沾染屍毒,梁照坤也死了。
這就是葫蘆上記載的故事。
而東北西山,便是我和方天玄、沈天寶三人,即將出發前往的地方。
臨行前,沈天寶又恢複了那眼冒精光的模樣,一個勁地叫囂“酷!盜墓哎!說不定這次咱們三發達了也沒準兒!”
就這樣,在大邪的威脅驅使下,我甚至連學校外第一條街道叫啥名字都還沒知道的情況下,匆匆帶領著兩個舍友,離開了京城,踏上了第二次捉鬼的征途。
隻是那地方,我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解釋才好。
簡單來說,還真的隻能稱之為一個地方了,因為在做了一天火車抵達東北之後,頂著炎炎烈日的我們就往西山趕,一路長途汽車,換乘中巴,最後再變成小三馬仔(摩托三輪車),來到了一片一望無際的矮丘大草原。
遠遠地,能看到一座朦朦朧朧的大山,當地農民都說,這是出了名的鬼山,傳說上麵埋有萬人屍骨。
最後,在搭乘了一次夾帶著屎香的牛車之後,於質樸農民老伯的帶領下,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