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者侍奉一旁,見高寶德掀簾往外瞧,便恭順地對高寶德說“行至銅爵園了,殿下。”
銅爵園,是先前曹魏所建的禦園。
園西,築有銅雀、金鳳、冰井三台,皆由磚築,上建有殿宇,以閣道相通,與園內景色交相輝映。
銅爵園,東麵是鄴都北宮,再東麵,是王公大臣所住的戚裡。
方才,皇後和高寶德便是乘車輿,從東麵而來。
禦道過了銅爵園,才能到鄴宮的中軸,然後至昭信宮。
東通建春門,西接金明門。禁中、省署、民坊各處一地,宮殿居中,省署處北。
銅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此三台在曹魏之朝,可謂是巍然崇舉,其高若山。
現如今,卻顯現出荒涼破敗。
高洋即位以來,早有修繕之意,可忙於征伐南北東西,鎮壓國內反賊,高洋一直沒有抽出民匠精力,以修繕三台。
數年的休養生息,高洋於年節之前,已下聖諭,征召民匠三十萬,大修三台,因其舊基而高博之,預計三年可成。
垂下簾隙,高寶德不不禁感慨“鄴三台曾在曹魏,台高十丈,屋百餘間。後趙建武時,又增至五層高。但在我齊之前,曾受戰亂,鄴三台才至荒敗若此。”
“如今阿耶,是想要重現銅雀飛雲之景了罷。”
魏晉以來,都鄴的諸國,修繕鄴都三台,似乎已經成為彰顯國力與國本的必然之法。
高洋野心勃勃,自然想讓高齊更進一層。
可惜鄴三台修繕功成之時,已失高齊冠名,終成大周閣台。
……
高寶德習慣賴於昭信宮不走。
與皇後李祖娥一起用過膳後,李祖娥又翻起,禁中和省內的賬簿,理起宮事來。
“阿娘不歇息片刻?”高寶德見此問。
李祖娥莞爾,搖頭道“年節過了頭幾日,後麵都閒暇無事,每日昏睡沒甚意思。”
“不若翻看冊籍。”
“你若困倦,自去寢殿休憩便可。”
高寶德點頭“明日有約,今日需養精蓄銳。”
聞高寶德此語,李祖娥哂笑,與她戲言說道“你長樂公主,每日倒是比我還要忙碌。”
李祖娥倒也沒問,高寶德與何人有約,隻真當作遊樂戲耍。
知道李祖娥不以為意,高寶德撅嘴哼哼,明日之約可不一樣。
“阿娘且忙,我先去後殿休息片刻。”
高寶德麻利起身,拍拍裙麵上,莫須有的浮塵。
“下晌再來陪阿娘看賬。”
“快走罷,彆回來了。”
李祖娥氣笑。
禁中人事、物事繁多,皇後要審閱的宮內與省中諸事雜亂。
昭信宮雖說,設有皇後的屬臣,能輔佐皇後處理諸事。
可是,李祖娥一貫還是會將昭信宮諸內官各自理好之事,再翻看一遍,以確保無誤。
皇後長秋官,此時正立於殿中,待皇後看完賬目後的吩咐。
“大長秋辛苦,平日多替阿娘分擔些。”
高寶德欲到後殿稍躺一會兒,路過長秋官身旁,笑盈盈地說。
長秋官側身以避,反而朝高寶德一拜“不敢當辛苦。為小君理諸事,本為臣責。”
北齊皇後屬官之儀上,承繼漢典,設立長秋寺卿為皇後之卿長官,秩二千石。
本來大長秋之名,是以漢時皇後居所,長秋宮冠名之。
但久經用,皇後屬官大長秋,便一直被叫做大長秋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