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如淵!
此時屍體周圍周圍已經被四人的燈籠照的十分明亮。薑仁赤穿著岐山派的藍白交錯的衫子,俯趴在地上,頭卡在牆邊的花紋凸起處,看不到麵上表情。從背後來看,沒有說什麼明顯的傷口。
楊真蹲在屍體麵前,眉頭緊鎖。背後是幾個掌門,根據衣著大概辨彆出來是哪個門派。幾個祁山弟子圍在周圍,有的低頭低聲啜泣,有的看著楊真,希望他立刻察覺凶手。
王連依從祁山弟子身上掃過,沒有看到慕名而來的李岩和他的紅顏知己紅娘子。
楊真從上到下仔細打量了好幾圈,右手在薑仁赤背上從上到下劃過,薑仁貴的衣衫應聲而破,卻沒有傷及他的肌膚。他無意間展示了這麼一招,周圍之人紛紛讚歎。隻是麵對薑仁赤之死,不敢明說。
隻見薑仁赤背上光滑潔白,完全不像個五十多歲的人,看來祁山內功果然有其獨到之處。
楊真仔細的從上到下都看了,還是沒有察覺任何異常。虛明道“似乎是有人按著薑兄的頭撞在牆上。”
另一個青衣道士道“薑兄武功高強,能做到這點的人天下也沒幾個。這個要比殺了他還要難得多。”隻見他身材甚高,頭發花白,麵容白淨,看不出多大年紀,從衣著來看,當是峨眉派之人。
一個雄壯漢子道“神心道長所言不差,除非薑兄被人封住穴道,任人宰割。”隻見他五十多歲的樣子,身形偉岸,樣貌堂堂,聲如洪鐘,把周圍之人也嚇了一跳。
神心道人補充道“唐掌門所言極是,也有可能是中毒。”
原來此人竟是唐門掌門唐嘯,可謂名如其人。
神心道長話音剛落,眾人臉色都是一變,正法道“阿彌陀佛。如果是公孫施主,這可就難辦了。”
楊一心問道“正法大師,你說的公孫施主是誰?”
唐嘯道“楊姑娘,大師口中的這位公孫施主乃是倚樓聽風雨的多聞天王公孫幻。此人精通易容變裝之術,還有許多致幻毒藥,讓人產生錯覺,詭計多端,防不勝防,說不定已經藏在我們之中。”
他聲音極大,遠遠的傳了出去,所有人都驚疑不定的看著周圍,生怕下一個死於非命的人就是自己。
楊真道“大家也不必人人自危,此人既然敢來,自是做了充分的準備,要下手也是各派長輩。”他這話飽含內力遠遠傳出去,讓所有人安心。
楊真一麵說著,一麵如電一般的眼光在祁山派弟子臉上一一閃過。
此次祁山派前來,是薑仁赤帶隊,下麵都是二代弟子,和薑仁赤關係最好的應該屬於他的大弟子周義。
楊真緩緩走到周義麵前。周義嚇了一跳道“楊大俠,我是真的周義,我不是公孫幻。”
楊真不答,一掌拍向周義麵門,周義如何能夠躲開?不想楊真這一招出手極快,收手更快,在周義麵上輕輕一撫,又收回來。周義隻覺雙腿之間一股滾燙,竟被嚇得尿了褲子。
楊真道“周兄,十分抱歉,剛剛隻是試探而已。”周義驚魂未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楊真轉過身子,大聲道“諸位掌門,請大家辛苦,各自清點本門弟子。楊某邀請大家,本想借著機會大家好好聚聚。如今出現這種情況,是楊某準備不夠周全,就勞煩各門各派聚集而坐,待大會結束再敘舊情。”
正法高呼佛號,虛明也道“此次主要是商議如何對倚樓聽風雨斬草除根,正事要緊。這才是真正的義氣深重。”
現場就以他三人武功最高,名望最響。他三人表了態,其他門派自不敢反對。
各掌門紛紛告罪去查驗本門之人。有些江湖遊俠,若追根溯源,也能找到門派,但大多已脫離數代,早不算門中之人,楊真安排手下十八般兵器一一核實。
王連依和楊一心跟著楊真來到中堂。
雖然已是深夜,中堂還是燈火通明。堂中擺著十一張太師椅,每張太師椅背後都掛著一張鮮紅的旗幟。中間的旗幟上寫著“天正”二字,自是楊真所坐。左邊依次是少林、峨眉、青城、唐門、華山,右邊依次是武當、忠義、昆侖、天山、祁山。
武林中各大門派以少林、武當為尊,其次就是峨眉、昆侖。忠義幫異軍突起,位於武當之下,雖然全江湖的人都知道鄧承峰不會來參加這個盛會。
每個太師椅旁邊都有一張小圓桌,上麵放著一些茶水和瓜果,圓桌背後還有個侍女,隨時為各掌門斟茶倒水。
此時十一張椅子都是空的,楊真站在門前,神色凝重,一言不發。
過了許久,楊真才道“冰玉,這公孫幻神出鬼沒,說不定會偽裝成小廝或是丫鬟,我還要一一查過,你和王少俠去保護你的母親。”
王連依道“楊大俠,屬晚輩直言,這樣查下去不是辦法。以公孫幻之能,完全可以不斷的變裝。”楊真道“這變裝比女子化妝要麻煩的多,不是那麼快就能做到。”
這時,忽聽得祁山派那邊喧囂,楊真快步走去。王連依猶豫一下,還是跟了上去。楊一心看他上去,也跟了上去。
隻聽的周義喊道“你是什麼人?為何冒充我祁山弟子?”隻聽的另一人道“師兄好!在下李岩,乃是師尊莫仁青的關門弟子。”
王連依微微一愣,李岩為何這時才到。
周義道“胡說八道,我在祁山派三十年,哪怕是今年剛收的弟子我都認識,怎麼從未見過你?”
李岩道“師父雲遊天下時,機緣巧合,弟子才得以拜在師父名下。這些年弟子一直隨侍師父左右。這次師父回祁山,弟子本欲跟回,途中遇到意外,轉道江南,這才沒有拜會諸位師兄。”
莫仁青雖然還掛著祁山掌門之位,但多年來已經不理門中之事,祁山派這麼多年來,多是薑仁赤處理,隻有每年祭祖時,莫仁青才親自率眾。
有祁山弟子道“楊大俠來了。”岐山弟子紛紛讓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