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透視眼!
崇禎皇帝臉色鐵青的坐在四鄰不靠的龍椅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吵成一團的大臣們,如果是以前,他早就訓斥這些大臣們君前失儀、有失體統,但現在他卻懶得開口了,因為他已經太累了,而這種累並不是體力消耗過大,是從心到骨子裡的那種累。舞若首發
年初的時候,張獻忠攻破湖廣四府二十一縣,所到之處房屋皆焚,屍骨遍野,僅僅一個黃州府就張獻忠屠了十一萬人,一個好好的米糧之川變成了人間地獄。
後來朝廷命令洪承疇緊急進剿,可就是因為朝廷發不下軍餉來,帶兵的將領們沒有願意服從命令的,以至於張獻忠的勢力急劇擴大,據說現在已經有三十萬人了。
張獻忠還沒有來得及剿滅,英國人又來湊熱鬨了,據廣州巡撫急報,上月初八,英船突然闖入虎門水麵停泊,虎門炮台守軍鳴炮示警。英軍艦隊司令威德爾蓄意挑起事端,下令扯下聖佐治貿易旗,升起英國國王的軍旗,擺出一副準bei戰鬥的架勢,隨即指揮船隊炮轟虎門炮台。攻上炮台後,英軍隨後扯下大明旗,掛上英王旗幟,並拆下35門大炮,作為戰利品搬到船上,雙方至今戰事仍未停歇。
最近又聽說李自成準備進攻四川,如果要是讓他把天府之國再禍害了,西南地區必將大亂,一旦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南北遙相呼應,或者是聯合起來,形勢將更加糜爛。
各地巡撫也不讓人省心,報上來的奏折全是哭窮,這裡受災了,那裡亂兵禍害赤地千裡,都伸手向朝廷要銀子要糧,可是國庫裡都能夠跑耗子了,朝廷大臣兩個月都沒有發俸祿了,又去哪裡找銀子給他們呢?
更讓人可恨的是,各地的總兵們也上折子催要軍餉,尤為可恨的是湖廣總兵左良玉,甚至在奏折中寫道如果朝廷不能撥付軍餉,臣恐發生不忍言之事,什麼叫不忍言之事?不就是控製不了軍隊要縱兵掠奪民財嗎?
就在這焦頭爛額的時候,山東也出事了,據山東巡撫宋學朱奏報,登來總兵楊國棟未奉聖旨派兵攻打濟南團練遊擊吳名,失敗之後,又勾結彌勒教亂匪攻打濟南府,幸虧宋學朱臨危不懼調度有方,濟南守備張浩然率領全體官兵,在濟南團練遊擊吳名的配合下,把十萬彌勒教亂匪趕出了濟南府,並斬首八千餘級。
宋學朱還在奏折中寫道濟南守備張浩然奮勇殺敵,有大功於社稷,保舉其為總兵一職,團練遊擊吳名配合有力,請求朝廷任命他為團練總兵。
如果這一仗真的像宋學朱在奏折上些的那樣,山東巡撫宋學朱非但無過還有功,朝廷目前正是用人之際,封張浩然為山東總兵,吳名為山東團練總兵也不為過,崇禎甚至還想過,這兩個人既然很能打,把他調去剿滅張獻忠豈不更好?
崇禎也不是傻瓜,當又一次拿起奏折的時候,終於看出了裡麵的水分,一城守備手下的兵馬隻有三千人,如今朝廷的軍隊吃空餉嚴重,能有兩千人就不錯了,就憑這點人馬,把十萬彌勒教亂匪趕出濟南府無疑是天方夜譚。
崇禎反複看了幾遍奏折,終於注意到了被宋學朱一筆帶過的吳名。既然張浩然沒有能力把彌勒教亂匪趕出城,那麼就是吳名的功勞了,可是吳名隻是一個團練遊擊,按照朝廷的規製,他手下也不會超過三千人,他哪裡有那麼大的能力?
崇禎疑神疑鬼的毛病很嚴重,這個時候他已經斷定,一定是宋學朱誇大了彌勒教亂匪的人數,對於這一點崇禎是心知肚明,各地的官府往往會把亂匪的人數說的很多,以此來虛報功勞。
官兵們更是不像話,殺了幾百個亂匪就說成是幾千上萬個,什麼血沃千裡,屍橫遍野,在奏折中極儘吹噓,為了就是向朝廷多要軍餉,這還是好的呢,殺良冒功也是這些官兵們常乾的事情。
如果說對濟南府發生的變故崇禎還有些不以為然,那麼楊國棟未奉聖旨出兵攻打團練遊擊吳名,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了。按照大明朝的規製,總兵是不可以出境作戰的,更不能未奉聖旨就出兵,這件事情往小處說是蔑視朝廷,往大了說就是興兵作亂,要造反!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收到了錦衣衛的密報,這份密報到是實事求是的講述了濟南府發生的戰況。崇禎這才明白,彌勒教亂匪並沒有十萬之多,隻有五萬人,張浩然的兵丁在彌勒教亂匪入城的時候都已經跑光了,根本就沒有參加戰鬥,把彌勒教亂匪趕出濟南府的並非是張浩然,而是濟南團練遊擊吳名。
在提到吳名的時候,錦衣衛山東千戶還反複提到了吳名的火器之利,以及兵卒訓練嚴酷,紀律嚴明,上陣殺敵的時候都悍不畏死,讓崇禎感到奇怪的是,錦衣衛的密報裡竟然說吳名隻有三百家丁,
如果說宋學朱的奏報有水分,或者有殺良冒功之嫌,但崇禎確認為錦衣衛是絕對不敢騙他的。雖然隨著魏忠賢被殺,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的權勢大不如以前,錦衣衛的風光已經不再了,但隨著近幾年崇禎皇帝逐漸重視錦衣衛搜集情報的能力,錦衣衛隱隱有蓋過東廠和西廠的勢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向皇帝表忠心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欺騙他呢?
錦衣衛在密報中還特彆提到登來總兵楊國棟,是奉了兵部的公文出兵攻打吳名的,在遭到了失敗之後,為了報複才把彌勒教亂匪給引進了濟南府。
這一句話引起了崇禎皇帝的高度關注,他可以忍受文官的貪腐,但絕對不能讓武官不受控製,尤其是這種奉了兵部公文的軍事行動,更是讓崇禎如坐針氈。朝裡的大臣一旦和外地的武將勾結起來,他的江山可就未必能坐的穩了。
受到了錦衣衛密報後的崇禎皇帝並沒有張揚這件事情,就是連首輔張誌發也瞞著,秘密派錦衣衛去調查這件事情,結果發現,給楊國棟下發公文去剿滅吳名的,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兵部侍郎王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