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透視眼!
兩個小時後,又一封電報擺在了吳名桌上,在這封電報裡,暗狐十七號詳細報告了明軍統兵將領的姓名、作戰特點,以及武器配備情況。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
朝廷這次派出的兵馬,是湖廣總督左良玉麾下參將趙二虎率領的。說起這個趙二虎來可是鼎鼎大名,號稱是左良玉麾下四虎之一,打起仗來喜歡赤膊上陣、悍不畏死,持一把六十二斤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吳名腦海裡頓時浮現出了猛張飛的形象,不由的搖了搖頭,說什麼萬夫不當之勇,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又有什麼用?一顆子彈就足以要了他的小命,在現代化的武器麵前,衝的越猛就死得越快。
電報裡還提到,左良玉這次派出的五千人馬是他手下最精銳的部隊,其中還有他的三千名親兵。看到這裡吳名撇了撇嘴,左良玉還真的是看得起我,打張獻忠也不見他這麼賣力過,這次竟然把他的親兵都派出來了。
雖然吳名在明代待的時間很短,但也從一些曆史書中看到過,彆看某個大將手下號稱有幾萬人馬,但實際上能打仗的也就是那幾千親兵。
所謂的親兵,實際上就是統兵大將的私人衛隊,這些人誰都不認,隻會忠心耿耿的給養他們的人賣命,拿著比普通士兵高十幾倍的軍餉,打起仗來賞賜又多,不僅養成了驕縱跋扈的性格,還有一種為主公拚死衝殺的思想覺悟。
在這一方麵是有例子的,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前,山海關總兵吳襄執掌的十五個野戰營加上輔兵共有八萬兵,崇禎皇帝曾把吳襄找來,要他出兵去救祖大壽。吳襄竟然說他手下真正能戰的隻有三千家丁,其餘幾萬戰兵隻能種種地,上了戰場也隻能搖旗呐喊壯壯聲勢。
吳襄的話裡除了有保存實力畏戰的意思,也很能說明朝廷軍隊的實際情況了,普通的兵丁們連飯都吃不飽,餉銀經常被克扣,憑什麼給你賣命,所以打起仗來就隻能靠那些享受高待遇的親兵了。
除此之外電報裡還提到,這五千人馬竟然還配備了一千多支火統,以及幾十門虎尊炮。對於這些垃圾武器,吳名根本就看不到眼裡,火統打的再遠也就是八十幾步,虎尊炮也隻不過能打三百步左右,在半自動步槍和六零迫擊炮麵前完全是找虐。
電報裡有一句話引起了吳名的注意,左良玉手下兵丁軍紀極差!常常縱兵搶掠,所以各地百姓對他們深惡痛絕。看到這裡,吳名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趙二虎的部隊為什麼行軍迅速那麼快了,原來就是想來濟南府掠奪一番,說不定趙二虎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激勵他的部下。
拿出了前兩天暗狐一號發來的的電報,相互一對照,一切都清楚了。本來東林黨是不讚成出兵圍剿吳名的,但薛國觀看到自己的外甥被打,自然就忍不下這口氣來,尤其是剛入閣頂替了張至發的位置,薛國觀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當然要殺人立威了。
在薛國觀的運作下,東林黨的風向也變了,紛紛上折子支持朝廷出兵圍剿吳名。至於糧餉嘛那也好辦,由江南的鹽商直接捐獻二十萬兩銀子和兩千石糧食,隻不過這些糧餉沒有送到朝廷來,而是直接給了答應出兵的左良玉。
至於左良玉為什麼會出兵,除了貪圖這貳拾萬兩銀子和兩千石糧食之外,還因為他和東林黨人關係極好,由此可見,左良玉也不是個笨蛋,知道朝裡有人他才能夠胡作非為,東林黨的人以前幫過他很多忙,他當然要有所表示了。
除此之外,薛國觀還在寫給左良玉的私人信件中,極力誇大吳名財富,說他一次從極西之地運來的貨物,就能賣出三百萬兩白銀,如果左良玉能夠打敗他,上可以報效朝廷,下可以發一筆不小的財了。
左良玉動心了,這次出兵既能夠加強與東林黨人的關係,又能夠發一筆大財,更重要的是可以堵住朝堂上一些人的嘴巴,我出兵攻打吳名,你們不能再說我畏敵不前了吧,說不定打勝這一仗後還會升官呢。
當然了,左良玉也不是個傻瓜,他當然不會隨意相信人了,於是就找了好多從濟南府回來的客商打聽消息,隻不過由於時間差的關係,他打聽來的消息都是舊聞了。吳名當時才剛起步,雖然又招了三千個家丁,但武器卻隻有兩百五十支半自動步槍。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的左良玉徹底放心了,在他以為三千個泥腿子,就是訓練的再好,短短的三個月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吳名有兩百五十支火統,他乾脆就帶上一千支,在他的心目中,火統都差不多一個樣,數量多的當然就能打得過數量少的了。
如果左良玉知道吳名的軍隊都武裝到了牙齒,而且還有三十二輛裝甲車,和數十門大炮,恐怕就是借給他一個膽子也不敢派兵來打吳名,由此可見,正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才使左良玉盲目的派出了他最強悍的部隊。
當然了,電報上是不可能寫那麼多的,有些地方也隻是吳名的推理而已,雖然可能會有些不太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左良玉派出他麾下最強悍的隊部,攜帶一千支火統和幾十門虎尊炮,一人雙馬奇襲濟南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想到這裡吳名勃然大怒,本來他就對東林黨人沒有什麼好感,現在這些家夥不知死活的竟然敢來招惹我,總有一天小爺我會讓你們好看,等到我打倒京師就是這幫人滾回老家的時候了。
吳名的目光又一次看向了地圖,既然知道趙二虎的部隊到了開封,那麼他們進攻的路線隻有兩條,一條是途徑東昌府,奔茌平縣,度過大運河,過長清縣兵臨濟南府。還有一條就是東線了,從開封府直插兗州,經寧陽過肥城,然後躍過隔馬山,直指濟南府。
如果趙二虎走西線,吳名所采取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陳兵長清縣大運河東岸,待趙二虎的部隊過河的時候半渡而擊,如果走東線,隔馬山是一個最好的戰場了,完全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把敵人消滅在隔馬山腳下。
不過,這樣做雖然可以快速消滅趙二虎的部隊,但吳名的影響力就不會那麼大了,他要的是堂堂正正的戰勝趙二虎,借著濟南府南來北往的客商的嘴巴,來宣傳他的兵威,達到一戰而震驚天下的目的,隻有這樣才能震懾住朝廷那幫昏庸不堪的大臣,為自己贏得長時間的和平發展時期。
吳名相信,隻要這一仗贏的乾淨利索,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敢隨便招惹他了,至於左良玉會不會惱羞成怒,再派兵攻打他,吳名根本就不在乎。
左良玉不是號稱有三十萬大軍嗎,就不信你會把三十萬大軍都派來攻打我。退一萬步講,即便左良玉能籌集到充足的糧餉,以他手下那些垃圾軍隊來看,步兵每天行軍三十裡就要紮營,到了濟南府至少也要三個月之後了,到了那個時候,我的軍隊不僅會訓練的更好,而且拉起的兵馬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