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聖旨_極品透視眼_线上阅读小说网 

957聖旨(1 / 1)

極品透視眼!

吳名和吳家軍不跪接聖旨,直接給王承恩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按理說不跪接聖旨形同謀反,應該命令錦衣衛把他抓起來問罪。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

王承恩回過頭看了看身後的錦衣衛千戶,木著臉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他知道這件事情是想都不要想了,不要說錦衣衛真的敢動手抓人,就是說一句重話,非得把吳家軍給逼反了不可。

王承恩突然想明白了,吳名這哪裡是讓我來檢閱軍隊啊,分明就是在向我示威嘛,如今朝廷既無糧又無餉,統兵大將根本就不拿皇上的聖旨當做一回事,在這種情況下,真要是把吳家軍給逼反了,那些大爺們說不定就正盼著有人能挑頭起事呢,想讓他們來攻打吳家軍,恐怕沒有一個人願意來送死的。

王承恩有心想不宣讀聖旨,就此返回京城,但想起離京之前崇禎皇上說的那些話,王承恩又猶豫了。如果此時不能拉攏住吳家軍,皇上的大計可就徹底失敗了,沒有了吳名的支持,崇禎皇帝就會繼續受東林黨人的掣肘,大明朝就會一步一步的爛完。

看到兩個人僵持不下,心思敏捷的莊敬航上前一步,對王承恩深施一禮“王公公,軍禮乃是軍中至高無上的禮節,用這等禮節恭迎聖旨也不算不合規矩,這裡是在軍營,不是在行政委員會的辦公室,是否可以變通一下?”

王承恩也知道,莊敬航這是在給他台階下,人家說的也合情合理,軍禮是軍營裡至高無上的禮節,而吳名和他手下地方戰士都是武夫,用軍禮來迎接聖旨,也不算是不合規矩。

雖然心裡依然很彆扭,總認為不行跪拜禮有點不合規矩,但莊敬航既然給了他一個台階,王承恩自然也就見好就收了。好容易勸說吳名答應了皇上的兩個條件,如果為了跪拜禮和這家夥翻臉了,那可就前功儘棄了。如果皇上知道他就為了這點事就不宣旨,雖然嘴上也會誇獎他幾句,說他保存了皇家的體麵,但在心裡卻一定會認為王承恩不會變通,誤了他的大事。

作為一個太監,就是依附在皇家身上的寄生蟲,一言一行都要維護皇家的利益,隻有讓皇上滿意了,才能夠長寵不衰,過著榮華富貴的好日子。一旦遭到皇上的記恨,輕則會被罰去守靈,重的就會被皇上尋個由頭杖斃,一想到這一點,王承恩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戰。

“咱家考慮到你們都是武夫不懂禮節,就不用行跪拜禮了,用你們軍中至高無上的禮節迎接聖旨也不算違反規矩。”

吳名的嘴角泛起了一絲笑意,他知道自己在這一回合又贏了。是不是跪迎聖旨,表明上看著是一件小事,但是意義缺絕非一般。吳名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天下人,我和崇禎隻是一種合作關係,如果你好好的和我談一談,出的條件讓我滿意了,我就會為你做點事情,否則我的吳家軍也不是吃素的,有本事你派兵來打我呀。

“王公公能夠懂得變通,吳某人深感欣慰,如此就請王公公宣讀聖旨吧。”

王承恩苦笑了一下,從身後小太監的手裡捧過了聖旨,對著麥克風大聲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也不知道是誰寫的這份聖旨,簡直就是不讓人家聽明白,吳名雖然也懂一點古文,但也僅僅是懂而已,他聽起來都覺得很費勁,更不用說下麵那些剛剛完成掃盲的士兵了。

看到吳名直皺眉頭,莊敬航和鄧謙很奇怪,這份聖旨寫的很好啊,辭藻華麗,對仗工整,肯定是出自一個飽學之士之手,難道吳名聽不明白?可是作為一個秀才,雖然文采方麵比不上他們這兩個進士,但也不至於聽不懂吧?

其實莊敬航和鄧謙哪裡知道,不僅吳名這個秀才是偽造的,就連他的身世也是假的,說是懂古文,也隻是略知道一些而已,根本就談不上精通,論起文采來,可是比真正的秀才要差一大截了。

聽著王承恩的公鴨嗓子,老家夥累的呼哧呼哧直喘,吳名也在暗暗的發笑,不就是要封我為山東總兵和忠誠伯嗎?幾十個字就能說明的問題,現在搞得像小腳女人的裹腳布似的又臭又長,即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事,很有意思嗎。

“……封吳名為山東總兵,進爵忠誠伯,欽此!”

我的媽呀,宣讀了半天隻有這最後幾十個字才有點用處,看到王承恩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吳名不由得咧了咧嘴,他仿佛有些明白了,大明朝為什麼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原來就是朝中的大臣太能賣弄文采了,一句話就能說明的問題,他們非要洋洋萬言,既浪費了時間,又讓人雲山霧罩的不知道所以然,文人的心思都用在賣弄文采上了,誰還去乾點實事。

王承恩把聖旨雙手捧到了吳名的麵前,臉上換上了一副卑恭的微笑“恭喜伯爺,賀喜伯爺,自我大明朝立國以來,除了皇親國戚之外,二十歲不到就封爵的也隻有吳伯爺您一人了。”

雖然心裡不把崇禎當做一回事,但現在大明朝畢竟還是正統,能讓崇禎封為忠誠伯還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不到二十歲的伯爺,這個榮耀可是夠了大的,有了這個身份,再加上皇帝的默許,吳家軍攻占整個山東,也就名正言順了。

接過聖旨看了看,吳名發現這份聖旨所用的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看了看卷軸,竟然是用上好的犀牛角雕刻而成的。

看到吳名一直翻來覆去的在看聖旨,王承恩不由得暗自得意,傻了吧,從來沒有見過聖旨吧,看來吳名也並不是像彆人所說的那樣桀驁不馴,對功名利祿還是很在意的嗎。王承恩此刻也在聽皇上暗自高興,認為終於給吳名套上了一個籠頭,至於吳名以後會不會造反,皇上會不會同意君主立憲,此時的王承恩有選擇性的遺忘了。

其實王承恩哪裡知道,吳名之所以要翻來覆去的看這份聖旨,並不是在研究聖旨上的內容,而是在估算這份聖旨如果拿到後世能賣多少錢!


最新小说: 她死後,渣男父子瘋了! 饑荒年代:我靠空間發家致富! 就兼個職,你通緝我一千五百萬? 撿個灰蝙蝠家人們[綜英美] 恒星時刻 荒年賣女兒?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都市玄門醫婿 吞噬劍帝 靈霄逆途 宇智波,從毀滅忍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