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透視眼!
舉起手中的望遠鏡,鄒平田清楚的看到,敵軍一千騎兵在前,四千步兵在後,正殺氣騰騰的向吳家軍的陣地衝來。鄒平田學著吳名的樣子撇了撇嘴,小聲嘀咕了一句“人數再多有什麼用,拿著大刀長矛的軍隊,在我的現代化武器麵前就是一些送死的貨。”
“總指揮,要不要派出裝甲車左右包抄,把眼前這股敵軍全部消滅了?”
鄒平田皺了皺眉頭,回頭看了看,說話的是他手下的一個中隊長,原來兩個人還是平級軍官,短短的一天時間裡,兩個人竟成了上下級了,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沒有必要出動裝甲車,我們隻是把他們趕回去就行了,命令部隊儘量減少敵軍的傷亡,隻要不衝到一百米內,就沒有必要把他們打死。”
看到中隊長疑惑的眼神,鄒平田心裡得意極了,這就是我能夠當上總指揮,你還在中隊長位置上原地踏步不動的原因。眼前這股敵人隻有五千人了,就是有一萬人,兩萬人我也自信能把他們留下。不過,讓李定國遭受的傷亡太重了,這多大帥的趕羊戰術是很不利的。
看了看中隊長還賴在身邊不走,鄒平田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有什麼問題嗎?沒有問題就立刻執行,我是總指揮,如果指揮戰鬥有什麼問題,我會向上交代的,戰後你也可以向大帥如實反映。”
吳家軍自成立以來,向戰士們灌輸的就是在戰場上要無條件的服從指揮官的命令,儘管中隊長對鄒平田的命令很不滿意,但也隻好去執行了。
敵軍漸漸的走進了,亂糟糟的在吳家軍的陣地前方五百米處,整理起了隊形,那些騎兵是張獻忠的主力還好一點,沒有半個時辰就列好了進攻隊形,而那些步兵都是剛穿上盔甲不久的農民,儘管軍官們拳打腳踢,一個時辰過去了,也沒有列好隊形。
眼看就要到申時了,如果再不進攻天就黑了,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是打仗了,就是看見路也很難,李定國派來的領兵大將孫思書有些著急了,決定要親自率領騎兵先衝進去。
在孫思書眼裡,吳家軍的火器雖然犀利,但也和明軍的差不多,無非就是打的距離遠一點,同樣放了一槍之後,要隔好長時間才能放第二槍。”cad””1按照明軍火統射擊的殺傷力來看,放上五槍能夠打到一個人就不錯了,吳家軍才有五百個人,一陣齊射最多能發出五百發子彈,我這邊可是有一千個騎兵,傷亡上幾十個也無傷大局,隻有能讓我衝上去,那可就是騎兵的天下了。
“吹響號角,命令騎兵衝鋒,步兵隨後。”
一陣號角的嗚咽聲響起,孫思書拔出腰間的鋼刀,向前一指,發出了衝鋒的命令。一時間戰馬嘶鳴,馬蹄隆隆,一千個騎兵同時呐喊,如風馳電掣般向吳家軍衝去。
隻可惜的是,騎兵衝鋒還沒有跑多遠,就被一道火力網給攔住了,幾十門迫擊炮在一百米的距離上炸起了團團的煙塵,四處橫飛的彈片,如同一枚枚利刃,無情的鑽進了人和馬的體內,還有的炮彈準確的命中了奔跑的戰馬,轟隆一聲響過後,地上隻留下了一個彈坑,而人和戰馬卻沒有影了。
看到炮彈如此密集,孫思書意識到這個仗不好打了,在他十幾年的戰鬥生涯中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猛烈的炮火,即便是遇到過也隻是實心彈,落地誰身上誰倒黴,而吳家軍的炮彈卻能開花,一炸就是一大片。
隻不過孫思書現在想回頭也回不了了,想調轉馬頭向旁邊跑更不行,由於那個年代冷兵器作戰都是講究密集隊形的,依靠戰馬的數量和攻擊速度衝垮敵人,馬匹之間的距離非常小,如果敢停下或者是向左右逃跑,肯定會被後麵的戰馬給衝到,並踏成肉泥。
所以,在戰場騎兵是很少有中途逃跑的,這倒不是說騎兵們都視死如歸,關鍵是想跑也跑不了啊,如果能夠衝上去,也許很能有一條活路,想停下或者是向兩麵跑,那是必死無疑。
既然向前還可能有一條活路,想停下是必死無疑,不如就乾脆向前衝了,孫思書也被猛烈的炮火激的凶性大發,鋼刀一拍馬屁股,隻聽到戰馬嘶鳴一聲,就像發了瘋似的向前衝去。”cad””2
孫思書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了,在他以為,隻要能夠衝過這道炮火封鎖線,敵軍的火統就沒有什麼可怕的,活下的機會就大大增多了。
很可惜的是,孫思書是用明軍的裝備來看待吳家軍的,這種經驗主義注定要讓他吃虧的,要知道吳家軍的武器可不是一般的強悍,一個小隊就有六門六零迫擊炮。每十個戰士當中裝備了一支班用輕機槍,剩下的八個人當中又有四支衝鋒槍和四支半自動步槍,一個小隊的火力就這麼強悍,更何況對上的是一個中隊的吳家軍。
鄒平田原來隻是個中隊長,隻需要負責管理指揮自己的那個中隊就可以了,像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戰鬥,又是吳家軍重新整編後的機械化合成部隊,要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從望遠鏡裡看到密密麻麻的敵軍,鄒平田也確實擔心過,害怕就憑著一個中隊幾百人不能擋住敵人,可是,一陣的猛烈的炮火讓他增加了信心,人數少又怎麼樣,我有現代化的武器,同樣也可以以少勝多。
看到敵軍從炮彈炸成的煙塵中衝了出來,鄒平田反而冷靜了下來,拿起對講機有條不紊的下達了命令“各部隊要掌握射擊的距離,進入陣地一百米之內的,要堅決消滅,退出這個距離的,就要停止射擊。”
鄒平田的話音剛落,陣地前方立刻響起一陣如同爆豆般的聲音,班用輕機槍每分鐘八百發的射速,發出的聲音如同布帛撕裂般那麼恐怖,雖然八一式衝鋒槍和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的射速比較慢,但是幾百支一起開槍,那可就和射速沒有關係了。
如果孫思書在碰到六零迫擊炮的打擊時,如同遭到了當頭一棒,那麼一百米後就是他的厄運了,從槍聲開始響起的那一刹那,孫思書就知道他率領這支五千人的隊伍要遭殃了。
就在這時,高速飛來的三發子彈同時擊中了他的胸部,孫思書最後一個念頭就是,老子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