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拓領主到國王!
第206章卡納第一兵工廠4k
衝壓機製造板甲的速度雖然無懈可擊,但是不是說壓好就能直接用的,邊緣部分還是需要裁剪和打磨。
金屬的裁剪在這個世界說難也不難,但說簡單卻也不簡單。
簡單都是對於超凡者來說的,就拿李維斯舉例,他隻是中級騎士,但他隻要使用鬥氣的包裹刀刃,將一塊金屬板削成兩半不是問題,魔法師也有各種魔法能夠達到這個地步。
困難是針對普通人的,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言歸正傳,以萊恩對裡曼的了解,他是絕對不可能用這種原始的方式的,所以萊恩肯定,裡曼肯定是又鼓搗出了類似於切割機的東西。
“又讓您猜到了,沒錯,為了匹配這台衝壓機,我們還研究製造出了一台符文切割機。
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塊銘刻了鋒銳符文的螺旋型的切割片,加上銘刻了旋轉符文的轉軸等,可以切割絕大部分的金屬。”科派奇恭敬的回應道。
果然如同萊恩所想,這不禁讓他有些讚歎符文科技的神奇,有時候隻需要幾個符文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前世想要製作出一柄符文戰刀那樣的武器可容易啊。
“子爵閣下,您怎麼連這些都能考慮到,雖然您不會符文,但我覺得你比我們這些會符文的更精通怎麼使用符文。”博雷突然帶著幾分感慨的對著萊恩道。
“怎麼突然這麼說。”萊恩笑了笑。
“因為根據裡曼老師說,除了千機弩和改進的連弩以外,每一種符文造物的產生都是先由您提出概念,然後由他製作完成的。”
萊恩聞言一愣,他仔細想了想,發現還真是那麼回事,符文造物的概念就是他灌輸給裡曼的,符文燈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可能是因為思想限製的原因,裡曼一直沒有拿出多少成果,或者說是沒有研究的方向,幾年來就獨立製作了千機弩並改進了而已。
諸如晶體炸彈粉碎者符文戰刀之類的,或多或少都有萊恩的影子在裡麵,雖然沒有參與到製造之中,卻了研究的方向。
這也讓萊恩意識到,這樣一支缺乏創造力的研究隊伍是不行的,他頓時覺得自己應該把腦子裡麵的東西都寫出來,並且係統性的培養出他們的創造性,讓他們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才能製作出更多令人驚豔的符文造物。
如果一個研究團隊缺乏創造思維,那將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
“正好春耕結束之後要開展全民教育,他們也應該接受屬於他們的教育才行。”萊恩心裡思考著問題,一邊的機器卻停了下來。
萊恩回頭一看,發現在博雷和科派奇的熟練配合下,之前堆成一摞的金屬板居然已經全部衝壓完成了。
“真是高效的設備。”萊恩心中高興,這樣的衝壓機可太實用了,它不光可以衝壓板甲,它能做的還有很多。
比如衝壓盾牌上的鐵皮,再比如在金屬上衝壓各種各樣的花紋,隻要稍作改進,它能夠做到的還有更多。
“誒,裡曼大師,按照它的組成部分來看,理論上來說,它可以帶動無限的衝擊錘啊,你為什麼製造了五個這樣的奇數?”
萊恩突然發現了一絲不和諧的地方,為什麼是奇數,如果是偶數,完全可以一半壓胸甲的正麵,一半壓胸甲的反麵,這樣不更好嗎?
裡曼沒好氣的說道“這機器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魔力啊?哦,我明白了!”萊恩一錘手心,他剛開始不明覺厲,一想到魔力瞬間頓悟,對於符文科技來說,魔力就好比是電力。
魔力雖然無處不在,但它在天地間的濃度是有一個限度的,如果使用的魔力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那個範圍內的的魔力就會消失殆儘,變成魔法師口中的絕魔之地。
當然,魔力是可以再生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它一直維持著這個濃度。
但再生的速度是緩慢的,衝壓機擁有五台魔力井,火力全開的情況下差不多剛好達到那個限度,如果增加一台,短時間沒什麼,使用的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附近的魔力濃度下降。
到時候成為絕魔之地,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複過來。
雖然這世界魔力無處不在,卻也不能做竭澤而漁的事情,過於貪婪最終隻會自食其果。
眼見萊恩已經明白過來,裡曼滿意的點了點頭,把說教的話咽了回去。
“這樣看來,以後建造工廠得選好地址,不能太密集啊,不然怕是會影響到魔力濃度。”
萊恩原本還想著,建個工廠,裝它個幾台衝壓機,火力全開的製造胸甲呢,現在想來是自己想多了。
這一台衝壓機足以頂的上五台粉碎者和十台新式冶煉爐,多造幾台擺一塊根本負擔不起。
為了不影響到多曼城,於是萊恩拍板決定,這一次的製造工廠先暫時修建到林頓河邊,並且擁有兩個製造廠房,分彆放置一台衝壓機和切割機。
切割機隻需要魔法水晶就能運轉,倒是不用怕打破平衡。
這座工廠在正式的文件上,最終被命名為卡納第一兵工廠,目前專職生產胸甲,日後它會有更多的項目。
這座工廠高效無比,隻需要十幾名操作工人,就能做到三班倒,算上安保部隊,切割工人,原材料搬運工等,這個人數不會超過一百人。
但他們的效率卻是非常的恐怖,數百名經驗豐富的鐵匠也望塵莫及。
這就是工業的力量!
“您最近動作可要小一些啊,您要是再有點什麼想法我們可就忙不過來了。”博雷無奈的對萊恩道。
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事實,實驗室滿打滿算隻有七個人,但現在不光是粉碎者和傳送帶。
甚至又有了符文衝壓機符文切割機,甚至還有符文戰刀等項目壓在他們的頭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
必須要增加人手才行!
於是萊恩大筆一揮,又從學堂和“萌芽計劃”中抽出了一批身家清白,適合搞研究的苗子進入實驗室開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