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年代文中做團寵!
大學的生活是新奇而又愉快的。
薑瑜忙著學習各種的醫學知識,泡在圖書館看這種書籍,周日還要跟在吳老身邊在醫院裡學習。
吳老是醫大的客座教授,每個月還會去學校講幾次課。
學校裡隻有校長知道薑瑜是吳老的關門弟子,他沒想到吳老悄悄的就把徒弟安排進來學習了,還沒通過他的門路。
也是有次他看到吳老和薑瑜說話,才知道薑瑜是吳老的徒弟。
至於薑瑜彆的身份,校長就不知道了。
學校裡很多同學都羨慕薑瑜,人漂亮,還聰明,老師們和吳教授對她也好。
聽說每個星期吳教授還把她帶在身邊教導,臨床實習。
其實,對於他們大一剛入學的新生來說,實驗解刨課程沒那麼多,還隻是課本知識多一些,主要是入門醫學知識。
深度的還在後麵。
薑瑜剛開始跟雷建雲還能保持一個月三封書信。
慢慢的,越往後,他倆都開始忙了起來,基本就是保持一個月一次書信往來。
薑瑜的時間很忙碌,也過的很充實。
給報社的稿子每個月她也能按時和給建雲的信一起寄出去。
建雲每個月最開心的事,可能就是去郵箱取信,每次她總是會把薑瑜的來信看好幾遍,才小心翼翼的收藏到他專門放薑瑜的信的抽屜裡。
雷建雲的課業倒是沒那麼緊,但是,他已經思索如何創業了。
他宿舍裡有個舍友叫許城,也是他的同班同學。
兩個人在聊天中一拍即合,打算一起做一份事業。
這個同學家是雲南大理那邊的,那邊石頭多。
兩個人就商量著用石頭怎麼能做點生意。
許城知道的,大理石也就是可以做成台階或者地麵。
雷建雲倒是以前聽薑瑜說過大理石地麵。
後來想了一下,他去找了薑山和宋陽他們,問他們關於大理石調麵的事情。
宋陽告訴他,他們知道的大理石地麵,一般都是大理石瓷磚,是一種仿大理石的瓷磚,做成地磚,鋪在地麵,光可鑒人,滑如鏡麵,而且還有各種好看的花紋。
但那不是大理石,隻是一種叫白雲土的瓷土通過高溫燒紙而成的,技術很複雜,也不是現在的擁有的設備能做出來的。
最後,雷建雲放棄了達到那個高標準,打算和許城就做天然大理石的產品。
宋陽他們聽了,說也挺好,給他們了不少的意見。
他們說,如果想做大理石產品,還是儘量做建築物外麵的裝飾牆磚,桌台,地麵,牆磚這些,固定尺寸做。灶台的台麵,桌麵,可以來尺寸定做。也可以做商場的台階,柱子,也可以做紀念碑,或者雕塑品等等。
大家給他的意見,他都整整齊齊的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