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葬經!
“王兄,待你曾孫出世之後,你我估計早就黃泉相見,你將要如何教他開鬼眼?”蓑笠道長眉頭緊蹙,問道。
“我不日之後就要趕赴黃泉,你和草冠道長皆能活至九十多歲確千真萬確,所以還望兩位道長教吾曾孫開鬼眼,這就是我為什麼不現在就用內功將你體內蛇毒吸出的原因了。我需在這幾日準備一些事情。”
“即便如此,我如何才能見到你的曾孫?他又怎麼能來到此通玄觀?”
“隻需等到道兄一百零五歲那一年,吾曾孫自會到來!”
“一百零五歲?!貧道竟能如此長命?”
“千真萬確!我隻有一事相求,還望道兄幫我圓了此願。”
蓑笠道長單手作掌,朝王直鞠了半躬,說道“不敢,兄台舍命相救,沒齒難忘!王兄曾孫之事便是貧道之事。你隻管速速道來,我以項上人頭擔保,定完成王兄夙願!”
王直緩緩道來,神情頗顯失落“第七日,我會幫道兄運功驅毒,待蛇毒進入我的體內後,我即自封‘眉心穴’。此舉可暫保毒素不擴散至‘百會穴’。然而‘眉心穴’是死穴,封後雙目失明,不出一炷香必死無疑。我的唯一夙願便是,請道兄在這一炷香之內,替我找一處僻靜之處,並且待我曾孫到來之時,將其帶至此處,到時此處尚可完好無損便可。”
“這個好辦,觀中尚有一處此僻靜之所……”
“打住!”
王直忙製止蓑笠道長繼續說下去。“道長切記!不可在我自封‘眉心穴’之前將此地方位告知於我。”
“這是為何?”
“吾自封‘眉心穴’後,雙目便會失明,在這期間,我欲封了鬼眼中的陰線,此舉必遭天譴。如若我提前知道此地,我鬼眼必有意無意地注意此處,不經意間可能逆鬼眼行之,到時鬼眼被廢,天譴如若將那處像十年前的鬼穀村一樣毀掉,我的心血就全白費了。”
“原來如此……”
“那我要如何教你曾孫開其鬼眼?”
王直將手背到身後,抬眼看著天空,緩緩道來“此事,任誰也教不得,能否開鬼眼也隻能聽天命。道兄隻需將其帶至我屍骨旁,拜我一拜便可。”
“鬼眼可能預見?”
“已逆天命,不得預見。”
……
王直的故事聽到此處。隻聽草冠道長驚呼道“師兄!你竟與此事瞞我。那時,我找不到王直,卻見你身已無礙,便知王直已施救於你,我問你,你竟說王直跳崖赴黃泉。這是為何?”
“師弟,此事逆鬼眼,萬一將你性命牽扯進來,如何是好?況且,如若對外說王直屍骨尚在此觀中,相信江湖人士定還會不時侵擾道觀安寧。我這才說王直墜崖而死。”
“那也不能瞞我,此事也有我一份。現如今,我竟然不知道王直的屍骨還存於觀中!”
王灶聽著蓑笠道長和草冠道長一直爭論不休。聽了兩句後便聽不進去,自言自語道“我怎麼感覺鬼眼非但不是好東西,反而是一累贅!我不要鬼眼也罷!”
蓑笠道長正值和草冠道長爭論之際,聽到王灶隻言片語傳到自己耳中,忙拉住草冠道長。蓑笠走過來,拍了拍王灶的肩膀,回道“王灶,你現如今已年滿二十,你可否回憶下,你們村是否每年都有人離奇失蹤或者猝亡?”
王灶沒經思考邊說道“聽此言,確實!今年年初,隔壁屋子的‘梅姨’就突然失蹤了,現在也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王灶又想了想,一拍手,似恍然大悟道“對了!對了!去年,‘李婆婆’突然感染瘟疫死去。”
“這些都是當初王直逆鬼眼之舉所遭的天譴。你鬼眼陰線已被封,名字又陽火旺盛。所以,你克死的都是女的。你娘親也是因你而死。如若你再不開鬼眼,那麼此天譴將伴你終身,到最後,恐華夏之地也會因你遭殃。”
“竟有如此嚴重之果?”
“正是,你開鬼眼,第一方能平衡你體內陰陽失格;其二,補救王直逆鬼眼之舉。況且,鬼眼不一定隻帶來災禍,如果用得好,說不定拯救蒼生也有可能,一切都看用鬼眼之人。”
“道長,你可知我太爺爺用何之法竟能在我未出生之時就封我鬼眼?”
“此法王直並未提及。”
“那我究竟該如何才能開得鬼眼?”
“此法老衲也不得而知……王直當初隻道讓你拜他一拜,你可準備好了?”
“好吧,反正,我現在家境衰落,也沒有半生功名,就開它一開,大不了命喪天祭!”
“灶兒你有如此想法甚好,老衲猜想開鬼眼需消耗諸多體力,咱們三人也攀談有半日之久,你與草冠來的路上還遭遇金人阻截,我看你還是休息一日,但日清晨辰時你我仍在此大殿中會合,我便帶你去見你太爺爺如何?”
“一切聽從道長安排。”
說罷,王灶告彆兩位道長,由一位小道士帶路,到了自己的客房內。王灶見有一木床橫在客房中,二話不說,脫掉草靴便一頭倒在了木床上。心道“今天一天發生的事情,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有那麼一雙鬼眼?果真有如此神奇?等我開鬼眼後,我的命運就會變好,說不定到時有個幾十畝田地,年年好收成,我和爹爹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將來我還能娶一個如花似玉的大老婆!哈哈~”
想著想著,王灶突感身心俱疲,遂閉上眼睛,不刻便與周公相見。
正值王灶睡得“春夢困騰騰,展轉不能起。”之時。隱約聽見有人叩門,王灶揉了揉眼睛起身問道
“門外何人?”
“施主,貧道受觀主之托,特來相邀共進晚膳。請施主起身,在下便在門外相候。”
“噢……有勞了。還請道長等候片刻。”
王灶回罷,慢悠悠地爬起來,心道今日雖然沒有乾什麼重力氣活,怎奈何身心如此疲憊。來不及細細想來,王灶用手掌在一銅盆中舀起一點水洗了把臉,開開門便隨小道士朝大殿中趕去。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