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男頻搞基建!
旌旗獵獵,甲胄森森。
湯誠騎在馬上,雙目盯著天樞門上的屍體。
幾天時間,經過風吹日曬,史明的屍體已經有些腐爛。
一陣風吹過,腐臭味鑽入鼻尖。
是以,這幾日天樞門都沒開啟。
太子樓秉踏下馬車,望著熟悉的巍峨城牆和朱紅色的城門,一時激動難言。
湯誠手下兵卒大喊道“太子回京,爾等還不開啟城門!”
守城的正好是周滿。
他麵無表情道“我等已派人前去稟報世子殿下,諸位且再等一等。”
怎麼,你說他是太子他就是?
這裡又沒人認識太子。
眾人“……”
皇宮內。
樓喻早已收到消息。
他換上一身世子冕服,金尊玉貴,雪胎梅骨,神色平靜地望著麵前的一眾將士。
“殿下,您當真要開門迎接太子?”李樹一臉不忍。
在他看來,這京城明明是他們殿下打下來的,憑什麼太子什麼都沒乾就能摘走桃子?
就憑他是正統嗎?
他們殿下為百姓、為社稷付出那麼多,難道還不足以成為天下之主?
霍延沉聲道“李樹,而今局勢殿下已經跟諸位說明,今日這話,以後不可再說。”
李樹立刻跪地,“屬下知錯,請殿下責罰!”
他不是不明白。
殿下心懷仁厚,所思所行皆為天下百姓著想。
殿下說,他要是現在當皇帝,天下必會再次兵戈擾攘。
殿下還說,他們慶州的實力尚且無法徹底壓製湯誠的西北軍,如今時機尚未成熟,他們不能打無把握的仗,不能做無畏的犧牲。
隻有太子登基,天下動蕩平息,他們慶州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等到時機成熟,再問鼎天下也不遲。
況且,這次他們占據勤王首功,隻要太子不蠢,隻要太子不想繼續被湯誠這個外姓人壓製,就一定會大肆封賞他們。
“行了,”樓喻將他扶起,“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不過,青澀的果子哪有成熟的果子來得香甜?”
李樹眼眶紅紅道“屬下曉得的。”
他這委委屈屈的模樣,倒是逗笑了樓喻。
樓喻安撫道“好飯不怕晚,這場局裡,最大的贏家也並非太子。”
太子自始至終,都隻是個工具人。
他吩咐道“諸位都隨我去天樞門迎接太子罷。”
金陽照耀下,世子殿下衣袂處的紋繡暗芒翻湧,隨著他的步伐,於白玉階上輕輕躍動。
霍延一身戎裝,牢牢守衛在他身側。
身後慶軍匪匪翼翼,講若畫一。
他們一路穿過皇城,行過街市,至天樞門前。
城中百姓皆駐足圍觀。
“聽說太子回京了,唉!”
“太子回京不是好事嗎?你怎麼還唉聲歎氣的?”
“說句不怕掉腦袋的話,我就覺得慶王世子殿下更適合當咱們大盛之主。”
“誰說不是呢?”
“快彆說了!太子都回京了,肯定是太子登基唄,慶王世子殿下立了這麼大的功,好處肯定少不了!”
“再大的好處,能比得上當皇帝?”
“嗐,你們真以為現在當皇帝是好事?這個皇帝給我當我都不當!”
“你就吹牛吧!”
“你們是不是傻,現在慶王世子、越王和湯誠勢大,說句實在話,太子就是個傀儡,這麼想想,不覺得可憐?”
“好像是啊。咦,不對啊,他們不是來勤王的嗎?太子為什麼會是傀儡?”
“說你傻你還不承認,不跟你說了!”
百姓竊竊私語中,樓喻率眾人登上天樞門的城牆。
為免史明的屍體玷汙世子殿下尊貴的眼睛,在樓喻來之前,周滿便令人將史明的屍體清理了。
此時,天樞門外,湯誠率軍臨城,就連越王樓綜也從南門趕過來瞧熱鬨。
兩方人馬挨山塞海,張袂成陰。
他們一同仰望著城樓上的慶王世子。
金輪掛在城樓飛簷上,半遮半掩,於世子殿下周身縈繞出淡淡的金色光暈。
嵩生嶽降,麟子鳳雛,貴不可言。
樓秉立於城樓下,與樓喻睥睨天下的目光對上。
而後淺淺一笑。
與出使回京宴會上的笑容並無二致。
卻又似乎飽含深意。
樓喻沉默幾息,遂也露出一抹笑意。
他容顏俊美,發帶飄揚,這一笑,頗顯風恬月朗、冰壑玉壺。
“臣樓喻,恭迎太子殿下歸京。”
“喻世子於勤王一事上居功至偉,孤心甚慰。”
二人一為臣,一為君,卻前者在天,後者於地。
此等荒誕又詭異的場景,直接令眾人杜口吞聲,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樓喻立在城樓上,朗聲道“如今勤王已經結束,越王和湯將軍不必再用大軍圍城了,還請二位領軍退至五十裡外,我等再一同迎接太子入城。”
樓綜心中不禁歎服。
如果他是樓喻,如果是他領軍攻入皇宮,他恐怕早已忍不住坐上龍椅了。
能做到這般清醒的,世上能有幾人?
樓喻不過十七歲,卻擁有如此恢廓曠達的氣魄與胸襟,實在令人心悅誠服。
他們樓氏血脈竟出了這麼一個鴻儔鶴侶、不磷不緇之輩。
不得不說,樓綜內心深處是高興的。
如果樓喻能當皇帝,說不定他有生之年還能親眼見證一個太平盛世的誕生。
挺好!
至此,樓綜已經漸漸淡了鬥誌。
他有幾分自知之明。
樓氏出了一個聖帝明王,他又何必阻攔呢?
不過,麵上功夫還要做到位。
他趕在湯誠前頭,假裝不悅道“咱們都辛辛苦苦來勤王,憑什麼你能占據京城,咱們就隻能在京城五十裡外安頓?湯將軍,你說是不是?”
湯誠麵色不改,回道“如今勤王已經結束,咱們確實沒有必要圍城。”
“湯將軍,”樓綜瞪大眼睛道,“本王就算了,可你不一樣啊,你雖然沒有出什麼勤王的力,但你保護了太子啊!你怎能受這番欺辱呢!”
眾人“……”
雖然越王說的話確實戳中了湯誠,但湯誠到底心機深沉,麵上未表,隻道“此次勤王,自然是喻世子占據首功,我等願意退出五十裡外。”
樓綜一臉“失望”,隻好道“那行,本王也退!”
現在樓喻已經占據首功和大義,任誰都無法撼動他的地位。
兩軍退離天樞門。
湯誠和越王各自領數千精兵跟隨身後。
不管怎麼說,還是得擺擺排場嘛。
樓喻適時下令“開城門,恭迎太子殿下!”
彼時,金輪越過簷角,輝芒萬丈,澤被天下。
天樞門緩緩開啟,青石鋪就的甬道映入眾人眼簾。
城門角落殘存泛黑的血跡,昭示著數日前的“惡戰”。
樓喻下了城樓,率數千將士,闊步至樓秉麵前。
“臣奉詔勤王,幸不辱命!”
他不過微一屈膝,便被樓秉托住雙臂。
樓秉溫和真誠道“你鏟除逆賊,立此不世之功,當功標青史,傳頌天下。大盛之危因你化解,你乃大盛功臣,社稷之幸,日後見我不必再行跪禮。”
眾人!!!
誰能見皇帝不跪?除了皇帝的父母,那就隻剩下與皇帝平起平坐的了吧?
萬萬沒想到,太子竟給了慶王世子這樣厚重的承諾!
樓喻順勢站直。
他猜得沒錯,樓秉不是真的蠢。
樓秉知道自己不過是湯誠的棋子,隻是他之前沒有能力反抗。
如果他是樓秉,他也會尋求一個強有力的外援,用來對抗來自湯誠的壓製。
立了首功的自己,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更何況,他們同宗同源,比起外姓人湯誠,樓秉自然與他更加親近。
不過,雖然樓秉存了這麼些小心思,但樓喻還是從他眼中看到了真誠。
樓秉雖無卓越的治國之能,但他有個優點。
他沒什麼大的野心。
樓喻笑容遂誠摯了些。
“而今大盛風瀟雨晦、四方雲擾,還請太子禁暴正亂、整頓乾坤,還社稷清明、山河無恙!”
眾人儘皆俯首跪地。
“還社稷清明!山河無恙!”
樓秉滿目激昂之色,他直接攜樓喻衣袖,朗聲道“喻世子有經天緯地之能,還請與孤一同登車攬轡、革舊維新!”
這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說的,做不得假。
金口一開,再無回轉的餘地。
湯誠緊握佩劍,即便心中再不悅,在這關口,也不能提出反對意見。
好啊,好得很!
樓綜斜窺湯誠臉色,心中冷笑連連。
這是他們樓氏的江山,跟你有半文錢的關係?
太子鑾駕已備好。
樓秉行至鑾駕前,對樓喻說“阿喻隨孤一同。”
樓喻笑道“殿下請入鑾駕,臣騎馬隨行。”
比起坐轎,他更喜歡騎馬。
現在樓秉的態度已經很明顯,樓喻心中倒有幾分滿意。
他喜歡聰明人。
一行人穿過天樞門,一路抵達廣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