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七國的天下,我全都要!!
韓國,新鄭。
韓非收到了嬴政的私信,信件一共有兩份兒,一份兒就是韓非手中的私信,一份兒是嬴政寫給韓王的官方國書。
兩份信的目的是一樣的,主要是語氣的不同。
對韓非,嬴政是以誌同道合的朋友的身份邀請,對韓王,嬴政則是以強國君主的口吻。
無非是要求韓非入秦。
韓王對此並沒有什麼感覺,一個是韓王並不喜歡韓非,韓非是韓王諸多兒女中最聰明的,但也是最討厭的。
而且這份國書是秦王嬴政親筆,韓王更是沒有理由拒絕。
韓王的態度可想而知。
紫蘭軒中,韓非、衛莊、張良、紫女、弄玉等流沙成員齊聚一堂,所有人的心情都有些說明白的味道。
不知道為什麼。
眾人的心底都紛紛湧出一個奇怪的想法。
韓非此去恐怕再也回不來了。
“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家為什麼都愁眉苦臉的?”韓非率先打破了平靜,輕鬆的語氣仿佛是真的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然而,在場的幾人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張良、衛莊的智商可比不韓非差多少,尤其是張良,欠缺的是經驗與曆練,謀聖之稱可不是吹出來的。
紫女和弄玉雖然在智謀方麵差了些,可也不會被這麼簡單的糊弄過去。
“鹹陽可比不新鄭。”紫女率先開口。
在新鄭,韓非到底是韓王的九子,是正兒八經的韓國王室。
可到了鹹陽,韓非的身份可就不好使了。
可以說韓非在鹹陽的處境全憑秦王嬴政一句話。
這便是他們擔心的。
“你們還記得我說過想要立足七國,就得灑下一張比羅網更大的網嗎?而這張網的中心就是鹹陽。”
韓非原計劃是讓弄玉前往鹹陽的。
畢竟弄玉有兩層關係,一個是如今已經是秦國軍隊中百夫長的李開,一個是洛陽君贏侈。
可嬴政的私信讓韓非改變了主意。
一個是無法拒絕。
嬴政給韓非的私信是以‘朋友’的身份邀請。
但是嬴政給韓王的國書,卻是質問鄭國渠的陽謀。
鄭國渠,是由韓國獻計於秦國,以水工大師鄭國在秦國主持穿鑿興建的一項浩大工程。
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的方法。
秦國東出,首戰必然滅韓。
為了拖延秦國東出的時間,韓國便獻上了這麼一個計策。
但是這個計策是有利於秦國的。
雖然拖延了秦國東出的步伐,但是鄭國渠一旦建成,便能將秦國關中的八百裡旱地變成八百裡沃土。
秦國明知是計,也中。
因為隻需要十年的時間,秦國的國力就能翻倍!
隻不過這的確是韓國的‘陰謀’,所以秦王嬴政以此事責問韓王,要韓王給個解釋。
讓韓王把韓非送到鹹陽去‘解釋’。
韓非的話音落下,並沒有得到眾人的支持,反而越發的擔心他。
“此事由我去更容易完成。”
“就是因為你去,我們才更擔心。”
旁人不了解韓非,他們這些人還不了解韓非麼?
嬴政是什麼人物?
秦王!
嬴政的性格他們或許不太了解,畢竟隻見過一次麵,但贏侈他們接觸過了數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