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四九城有兩個火車站。一個在城中,一個在城西。
林凡之前兩個車站都到過,換乘地鐵非常方便。
但現在讓她去,彆說天黑著,就是天亮了她也找不到地方啊。
好在目鏡上立即浮現出導航圖,讓她好生鬆了口氣。
以星辰的速度,到火車站也就是彈指一揮間的事兒。
常日裡總是摩肩接踵,熙來人往的火車站,如今一個人都沒有。
等車的和進站的人早就被拉到地下躲藏了,還在半路的車直接返程,就近停靠。
站前廣場上,遺落了很多東西,有包袋,也有鞋子。
金屬護欄被拉開一個大豁口,出租車和公交車不是那麼整齊地停放著,裡麵也早就空無一人。
林凡掠過燈火通明的空車站,降落到車站裡。
四九站每天來往車次不少,足有十幾個軌道和月台。
如今月台邊靜靜地停放著好幾列白色動車,流線型的外殼在明亮的燈光下熠熠生輝。
本來科技感十足的畫麵,這時候卻透著一股死寂。
“拆哪個車”林凡落地後滿眼都是車,不知道應該怎麼選擇。
“高鐵車廂一節隻有一百個座位,空間沒有老式火車大。”負責人對這方麵很熟悉,出聲道,“讓她往後去,找紅色或者綠色的老式車廂,那些空間要大許多。”
動車快是快,但為了減少空阻,造型上做了流線型設計,空間上也做了壓縮。
大家還曾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子彈頭車廂。
但這樣窄小的車廂,即使讓人擠到極致站在裡麵,一節車廂也不可能超過三百人。
現在隻把它當做運輸的容器,不管速度的話,這樣的車廂就不是最佳選擇了。
反倒是老式車廂,空間大,全部擠滿人,算上座椅下麵和行李架的話,一節車廂可能能裝進四百人。
如此一來,起碼能少一節車廂。
不管是從安全性,還是星辰的操作便利性,兩節車廂都比三節車廂要好。
林凡二話不說在月台上狂奔,很快躍入黑暗的軌道,順著耳機裡的指示快速找尋。
如今動車又快又便捷,除了貴沒啥大毛病,因此,火車站大部分線路的班車都換換成動車。
紅皮快車已經不多見了,更何況老綠皮。
好在四九站線路多,她很快找到一列紅皮車。
“要兩節嗎”林凡快速抓住火車連接處的卡扣,兩手一拉,厚重的卡扣就跟手鏈上的搭扣一樣斷開了。
總控室裡,指揮員默默刪除了“解除火車車廂之間的鏈接方法”的搜索。
兩節車廂拆下來輕而易舉,舉起來也不難。
林凡試了下,以星辰的尺寸,雙手平展也就三米多的距離。
也就是說,她的兩隻手隻能托住兩節車廂的車門下方,因為受力麵積就巴掌那麼大,也沒有地方抓,車廂不是很穩。
就像用指尖頂住甩棍的頂端,想達到水平穩定,並不容易。
重量不是問題,但不好使力。
如果隻是車廂,當然無所謂。
星辰能把四九站所有的火車都拖上天,眼都不用眨。
但現在火車裡要裝人,她就不能那麼隨便了。
偏偏這兩節車廂中間隻有一個點鏈接,不小心就v字形打彎。
掉應該是不會掉的,但聽總控的意思,到時候人全部要站在裡麵擠人肉鍋貼。
本來是豎直角度,擠一點也就罷了,但車廂一旦形成角度,裡麵就會變成疊羅漢。
幾百個人疊在一起,受傷都是輕的,壓死人也不是不可能。
總控看星辰幾次嘗試,都不能同時水平舉起兩節車廂時,也是眉頭緊鎖。
兩節車廂上下摞起來倒是能穩一點,但沒有固定也有風險。
往返兩次更是不用想了,分成兩隊戰力更要分散,不行
“津市有一列雙層列車正停靠在站。”突然有人報告。
負責人撲過去一看,喜出望外。
“的確是雙層列車。這種車一般有一百八十個座位,擠一擠,再加上通道,行李架上,一節車廂應該能裝下。”
於是,林凡立即丟下手裡的車廂,往津市飛去。
直線距離一百多公裡,十幾秒就到了。
找到火車,拆車廂也花了十幾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