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洗蒲公英!
土地和山地搞承包以後,可把吳小牛害苦了。
他當年威風凜凜的氣勢也被包掉,沒有人再理他這個生產隊長,更沒有人聽他指手畫腳,發號施令。
各人打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這個隊長要親自上陣,眼看鍋兒要當鐘敲。
他開始四處尋找發財的路,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來了。
有一天,他閒得慌去趕集,在街上聽說河南在鬨“呼喊派”,越演越烈,搞得挺熱乎。
而“呼喊派”的首腦人物大有一呼百應的氣勢,那種感覺他是最向往的,決定也要去撈一把。
而這個“呼喊派”不管是誰搞的,他也沒精力去查詢,暗地裡感謝蒼天有眼,給他找到一條發財的路。
他心想
“這正是他向往的,夢寐以求的。”
吳小牛那顆不安分的心開始蠢蠢欲動,邪惡之心變得更加邪惡。
為了達到自己的夢想,他迫不及待收拾好行裝,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架勢,邀約幾個村民風塵仆仆趕到河南。
他們趕到河南取經,沒過幾天,經吳小牛細心的觀察,就將“呼喊派”的觀點、活動規律和內容牢記心中。
取到真經後,他要親自操練“呼喊派”,過一把當首腦的癮。
因為在他心裡,他本來就是首腦級彆的,也是當首腦的人物。
然而,初出茅廬,事情並非他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順利。
儘管他承頭和其他幾個骨乾四處奔走,吹得天花亂墜,唾沫橫飛,也吹的日月無光。
可追隨他的人寥寥無幾,但吳小牛知道萬事開頭難這個道理,他並不氣餒。
因為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搞不定隻有修理地球的份兒。
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田地撂荒根本與他們沒關係,一心一意地乾起來。
他們走親訪友,奔跑各個鄉村,專找那些經濟困難條件差的人家,這種人家勝算較大。
特彆是那些家裡又有病人的貧窮家庭,是他們的主要目測對象。
經過一年的四處奔波,到處胡吹,也發展好幾百名人員參與,分彆建在各個鄉鎮,並建立八個聚會點。
吳小牛終於找回了從前那種感覺,那種高高在上的快感。
但他覺得仍不滿意,整天偷偷摸摸在幾間破屋裡聚會,就像搞遊擊似的。
區區幾百人聽他胡吹,不過癮,他需要更多的人欣賞他那種一呼百應的氣勢。
他要揚名四海,做個有權有勢有實力的高層人物。
為了達到更高理想效果,召集忠誠信徒集資,在自家院裡,搭起大棚,在街上買幾口大鍋。
把方圓百裡的聚集在一起,晝夜聚會,大棚貼上大標語
“擁護自立王,建立新神國!”
招呼眾信徒狂呼亂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