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鐵道遊擊隊!
19:30
起風了,黑雲不斷翻滾聚集,遮住了中秋前夕的月亮,夕陽丘東南的燈火在這暗夜中,顯得尤為明亮。
二等兵荻野順次扛著長槍,無聊地站在崗哨上,他剛剛從出丸山地下工事換崗到這個河穀,在地下悶了大半年,終於可以出來透透氣,再也不想去那個狹窄逼仄的地下空間,像老鼠一樣活著。
雖然不用親自乾那些繁重的工作,但是,看著那些每天被抬出去的累累屍骨;看著那些即使活著,也如同行屍走肉般麻木的人群;看著那些還在企盼著工事完工,要領了薪水回家的中國人。他的心裡就充滿了不安,這些人也是和他一樣有血有肉的人啊!
這場戰爭不僅毀滅了這個廣袤富饒的國家,也毀掉了他們自己的家園,現在的日本本土民生凋敝,商業衰落,所有的人都在為戰爭機器服務,國內的工業全部在加班加點製造武器,農田裡勞作的都是女人和孩子,而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麼呢?
初秋的晚風已經有些涼了,他下意識地緊了緊腰裡的板帶,看著570聯隊部通明的燈火,無奈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他媽的,估計勳山慰安所的女人都被拉過去,被那群下賤的領導蹂躪了吧!帝國早晚都要毀在這些禽獸手裡!”
他從口袋裡摸出一盒煙,背著風點上一支,抽了起來,他又看向西麵的小烏蛇溝,這條小河跟他家鄉的那條河真像啊!諾門罕戰役失利之後,十七歲的他從家鄉應征入伍,很榮幸地加入到了有“皇軍之花”稱謂的關東軍,他狂熱地期盼著在滿洲為天皇效力,建功立業,最後衣錦還鄉。
臨行前,他的母親滿含熱淚,對他戀戀不舍地又摟又抱,他卻覺得母親有些過分了,能為天皇陛下效力是他的榮幸,他是為天皇“玉碎”都在所不惜的帝國勇士,怎麼能受困於親情?於是,他甩開母親的雙臂,頭也不回地踏上了前往中國的軍艦。
三年了,母親還好嗎?地裡的農活都靠她一個人,腰是不是累得更彎了?鬢角是不是又添了白發?眼角的魚尾紋又加深了吧!她的小犬千代運氣不錯,在這片荒蕪的地方過得還行,至少沒趕上諾門罕戰役,也沒有到太平洋裡去送死。
當初的雄心壯誌在這三年的軍旅時光裡,早就被磨滅的差不多了,看到那些在工事裡成批成批累死的中國勞工,看到慰安所裡被日夜折磨得不成人樣的朝鮮,中國,亦或是日本本土的女人,又看到東滿的土地上到處的餓殍,千裡白骨。讓他對帝國的“聖戰”充滿了疑惑,也使得他的內心充滿了罪惡感,常常從噩夢中驚醒。
好在噩夢快結束了,聽他的曹長說,為了保密,等出丸山要塞完工,他們這些營建要塞核心工事的士兵就會被遣送回國,他很快就可以見到自己母親了,好想念母親做的生魚壽司和飯團啊!
荻野順次不知不覺間連抽了好幾支煙,心情稍微好了一點。忽然聽到茅屋的門響了,兩個勞工從屋裡走了出來,他頓時提高了警惕,隔著鐵絲網舉起長槍問道“納尼奧死地?”(乾什麼?)
令他意外的是,對麵有個人會說日本話“圖一代尼扣”(上廁所)。
他放鬆了下來,收起長槍回道“吆西!”
誰知,那兩人上完廁所,卻緩緩走到鐵絲網邊,個頭稍矮的人手裡拿了個東西向他邊比劃邊念叨著什麼,他聽不懂,黑黢黢的,也看不清是什麼。
另一個個頭很高的人說道“火を貸してタバコを吸ってもいいですか”(能借個火抽煙嗎)?
荻野順次心裡一樂,這勞工裡也有同類啊!他高興地掏出褲兜裡的火柴,走到鐵絲網邊,看到那人手裡拿著半截不知道從哪裡撿的煙頭,心想,這人也太可憐了吧!他隔著鐵絲網先把火柴遞了過去,低頭把他那盒抽了一半的旭光香煙拿出來,準備分給兩人,一起抽上幾支。
誰知,旁邊那個大個子突然很粗魯地將大手伸了過來,如鐵鉗一般,扭住了他的左臂,他的半個身子被拽得緊貼到了鐵絲網上,鐵絲網上的尖刺割破了軍服,把他的胸口劃了好幾道深深的口子,非常地疼。
他剛要大聲呼救,那個強壯的矮個從背後抽出一根粗大的木棒,一棒打到他戴著軍帽的頭上,他隻覺“轟”的一聲,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19:45
張世文揮起簡易“狼牙棒”一下又一下地擊打著這個哨兵的頭,直到他的頭被打扁了才停手。
莊紀川隔著鐵絲網,從哨兵的肩上褪下槍帶,將槍拽了過來,打開長槍的防塵蓋檢查了一下,子彈是滿倉,他心滿意足地做了個瞄準的動作,還好,那熟悉的感覺還在。
他拉起喘著粗氣的張世文“快回去,時間不多了!”
兩人快步走到茅屋門口,低聲說道“哨兵已解決,可以行動了!”
屋裡的人立刻打開門,迅速竄了出來,王伸手裡拿著一把臨時製作的鐵鉗子,一馬當先地衝在最前麵,沒費多大力氣,就剪開了通往大木房子的鐵絲網。十幾個穿著翻毛皮鞋的核心成員緊隨其後,普通的勞工生怕被落下,也屏住呼吸,小心地跟在後麵。
大木房子和河穀北側了望塔上的探照燈來回地掃視著河穀,偶爾也會掃過茅屋到木房子的鐵絲網通道。陳恩看著來回搖擺的探照燈,低聲說道“大木房裡麵現在應該有五到六個鬼子,一分鐘之內衝過去,直接衝進屋裡弄死他們。嚴紀,你不要急著打掉了望塔上的探照燈,裡邊完事了再打,避免過早驚動其他的崗哨和勝洪山的大部隊。
一會等探照燈掃過這裡,我喊口令就一起衝。”
不一會,大木房子上的探照燈毫無察覺地從鐵絲網通道順滑地掃了過去。陳恩喝道“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