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農機公司的第一款產品,是自動播種機。
這種播種機就像個小推車一樣,中間有一個料鬥,把種子放在料鬥裡麵,推著機器直線前行,種子直接被播在地底,機器推過去還能自動封住底下犁子播種時劃開的地表土壤。
原本人工播種,兩個人需要三天時間才能種一畝。
有了這台機器,一個人一天時間就能種一畝,效果非常明顯。
自動播種機一經推出,立刻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在均縣當地掀起一股搶購熱潮。
見自家機器賣得這麼好,朱四哥跟他同學大受鼓舞,同學抓緊時間研究彆的東西,朱四哥組織工人抓緊生產,重新招人進行兩班倒,人歇機器不歇。
但很快,生產速度趕不上賣貨速度了,剛剛賺到的錢不得不再次投入進去,買機器、招人、擴大工廠規模,朱三哥也從羊場抽調過來,給朱四哥幫忙。
招人不是問題,可是朱家人沒錢,工廠規模擴張速度趕不上訂單增加的速度。
朱文聽說這種情況,想要再次借錢給朱四哥,卻被朱四哥拒絕了。
他們能從朱文那裡拿到啟動資金,已經很感謝了,那筆錢還沒還上,他不能再拿朱文的錢。
最後,朱文幫朱四哥想了辦法,讓他去銀行貸款。
有工廠抵押,當然能從銀行貸到款。
貸到的款項建立農機公司二廠,再利用二廠的廠房、機器、土地做抵押,繼續貸款建立三廠。
其實所有廠子都在一塊兒,之所以起名叫二廠、三廠、四廠,完全是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廠子,方便抵押貸款。
朱家人也不懂這些,都是朱文幫忙出的主意。
其實,銀行能貸出款子,是朱璽幫的忙。
要不然銀行傻啊,拿貸款建的廠子做抵押,一直貸、一直貸,他們還能給放款。
1998年很快就到了,又是盛夏,朱四哥跟同學一起弄的農機廠經過一年的時間,已經發展成占地五千畝、擁有各種農機具專利知識產權上百項、年產值達到千萬級彆的大廠。
這個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可誰能挑出什麼毛病來?
朱四哥的同學研發出來的那些東西確實很實用,深受農民朋友歡迎,所以人家的產品大賣了。
均縣農機廠的名頭傳出去,全國好多農機經銷商慕名而來,采購他們的農機具,有些還按照當地農作物的特點提出要求,請他們設計生產。
均縣農機廠研發團隊也已壯大起來,完全能滿足全國各種地形、不同農作物對小型農機具的需求。
朱四哥跟他同學愣是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有錢了,朱家男人們除了寵愛自己的老婆孩子,對朱婷婷這個小妹妹更是寵愛有加。
朱家幾個嫂嫂時常會約上朱婷婷一起去省城購物、玩樂。
那些所謂的上層圈子,其實也沒朱婷婷想的那麼可怕,本省不少企業家的夫人們都跟朱婷婷的幾個嫂子成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也就是打打牌、買買東西,或者一起上美容院、養生館。
朱文就留在下窪村,悄悄地看著朱婷婷的改變。
一切,都在朝著朱璽設計好的方向發展,朱婷婷適應了上層圈子的生活,總有一天她會答應嫁給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