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戰神潘鳳!
潘鳳終究是沒能在鄭玄那裡討到便宜,這老狐狸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潘鳳沒有辦法,隻能讓人去冀州取來活字印刷的模具,到時候把模具甩在鄭玄臉上,看他還走不走!
辭彆了鄭玄,潘鳳有些可惜,因為他沒有見到崔琰,據鄭玄所說崔琰正和公孫方等人在押運竹簡,估計過幾天才會到達北海。
崔琰見不到,鄭玄又忽悠不了,潘鳳也隻能敗興而歸。
幾天後,押運竹簡車隊的崔琰等人終於到了北海城。
入城之後,崔琰就主動來拜見潘鳳了。
北海府衙中,一名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留有長髯的青年正在堂中給潘鳳行禮。
“清河崔琰,見過將軍!”
潘鳳哈哈一笑,走到堂下握住崔琰的手,臉上露著誠摯的笑容。
“季珪啊,我可終於見到你了!”
潘鳳眼睛看著的是崔琰,但注意力卻落在了崔琰的屬性麵板上麵。
姓名崔琰
年齡30
生命1120
武力67
智力86
政治73
統帥57
天賦慧眼識人、文武雙全、剛正不阿
慧眼識人在相處一段時間後,可以看清對方的品性和才能,具體時間與雙方之力差值成正比,最高不超過一年。
文武雙全智力和武力基礎值提升5。
剛正不阿嚴於律己,不屈威嚴,無法融入任何派係,敢於直諫,對歪風邪氣、不利社稷的行為發現幾率提升20,容忍度降低30。
崔琰的屬性還算可以,除了政治有待成長以外,其他的應該也都差不多了,尤其是86的智力,以崔琰現在的年齡來看已經很不錯了,等他再年長一些,突破90應該不在話下。
堂中。
崔琰對潘鳳的話有些受寵若驚“在下何德何能讓將軍如此厚愛。”
現在的崔琰不光沒有名氣,而且才學也還在積累中,所以對於潘鳳這個冀州大將的欣賞崔琰當然是誠惶誠恐了。
“哈哈哈!何談厚愛,我妾崔琳可是你的姐姐,你我也算是半個自家人,況且我聽聞你勤奮好學,頗有才氣,想將你推薦給我主,屆時我主定會重用於你!”
崔琰都震驚了,這幸福未免來的太過突然。
要知道,自從他二十三歲被征為正卒開始,他就奮發圖強,勤學知識,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振興崔氏。
可他的名聲畢竟不顯,即便是後來拜入了鄭玄的門下,也沒有太多的改變,隻不過是多了一層大儒之徒的身份罷了。
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崔琰依舊沒有晉身之途,以至於他都有些悲觀的想法了,或許留在老家撫琴看書才是他應該過的日子。
然而,世事難料,剛到北海後,崔琰就從鄭玄那裡聽說了潘鳳來找過他的事情,為了不失禮儀,崔琰便主動前來拜訪潘鳳,卻不想潘鳳直接給他拋出了一份大禮!
韓馥的重用?
那不就是冀州的核心班底嗎?
崔琰的養氣功夫到底是沒有鄭玄那樣老練,被潘鳳這麼一塊大餅砸中,他的呼吸都開始急促起來了。
“將軍此話當真?”
“嗬嗬,季珪啊,我騙你又有什麼好處?當然,我也隻是給你舉薦一下,若是你自己沒有本事讓主公垂青,那我也無能為力了。”潘鳳笑嗬嗬地說道。
崔琰當即深深一禮“將軍之恩,在下沒齒難忘。”
潘鳳笑著點點頭“為了讓你到冀州的時候不至於手足無措,如今這北海城的事情,你先幫我處理一下吧,就當是上任前的鍛煉了。”
崔岩再拜“將軍之言在下不敢推辭,不過尚需問過師尊才行。”
“理應如此!”
對於潘鳳邀請崔琰出仕的事情,鄭玄並沒有阻攔,反而鼓勵崔琰好好為北海城的百姓辦事。
之所以鄭玄會這麼好說話,還是潘鳳的冀州軍這些日子在北海城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北海百姓的認可,便是城中世家也多有幫潘鳳說話的。
有鑒於此,鄭玄對潘鳳的好感度快要拉滿了,連帶著潘鳳口中說的神奇物件也更加好奇。
崔琰拜彆鄭玄後,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潘鳳給他安排的事情上去了。
用潘鳳的話來講,崔琰必須要在北海城這邊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甚至是超出自己極限的政務,這樣才可以鍛煉他的能力以後去韓馥那裡也好有個說得出口的政績。
對此,崔琰毫無怨言甚至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
有了崔琰這個幫手,潘鳳總算不用每天都被大大小小的事情給困擾了。
如今青州全境除了東萊郡以外已經都落入了冀州軍的手中,而剩下的東萊郡應該也阻擋不住冀州軍的腳步。
再加上潘鳳之前放走的管承,相信一個月之後東萊郡內還能反抗冀州軍的勢力不會太多了,到時候大軍直接入駐便可。
半個月後,潘鳳派出去的快馬終於帶來了部分活字印刷的磨具。
鄭玄府上。
鄭玄和他的弟子們,包括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的崔琰都在現場。
他們都是被潘鳳口中所說的‘驚天動地’的神奇物件給吸引的,以潘鳳的地位,能夠用驚天動地來形容,自然不會是普通的凡俗之物。
府中庭院內。
潘鳳將活字印刷的幾個模板拿出。
“諸位,相信大家也知道,書籍是承載學識的重要物件,但天下間絕大部分書籍都是靠手抄而來,每一本書籍的複刻和傳播都極為困難。”
潘鳳目光落在在場的眾人身上,見他們認可地點頭,便繼續說道“所以我便在想,若是能夠讓書籍變成人人可以擁有,又隨時隨地都能大量傳播的物件,那先輩們傳下來的學識,我等豈不是輕易就能獲取?”
“所以我在苦思冥想之後,終於將這個物件給弄了出來。”
說著,潘鳳示意一旁的匠人上手操作。
這些匠人都是潘鳳在冀州培養起來的,這會兒為了把鄭玄拉走,他也是讓快馬將匠人一起帶了過來。
場中眾人都將目光落在匠人身上,嘴中議論紛紛。
“想要一次性把一整張紙都寫滿,未免有些誇大了。”
“依我看,能夠有三成紙張被寫滿已經是極限了。”
“三成不可能吧,潘鳳將軍應該不會開這種玩笑。”
眾人議論間。
就見匠人將一個個雕刻好的模子按照旁邊竹簡上的文字一一排列,當所有模子排列好後,匠人從竹箱中拿出一張潔白的紙張,紙張大小與模子拚湊起起來的框架差不多大,隻是稍微露出一些邊角而已。
隨後,匠人便開始了他的操作。
在場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注視著一切,生怕錯過接下來即將發生的神奇一幕。
片刻之後,匠人揭開壓著的木板,隨後將下方的紙張緩緩拉起。
刹那間,震驚在場所有人的事情發生了。
那張掀起來的紙張上麵,居然密密麻麻們地排列著一整張的文字,而且這些文字一個個工整清晰,更重要的是,這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