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戰神潘鳳!
冀州的大軍很快就出發了,這次是由徐榮帶隊領了三千麒麟營的士卒前往長安。
其實徐榮自己在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也愣了,待弄明白潘鳳的意圖後,他的心裡多少是有些感動的。
自從跟隨董卓之後,他已經被很多人打上了逆賊的標簽,甚至在歸降韓馥之後也多為韓馥班底中的元老們所排斥,所幸潘鳳並不是勸降後就對他不聞不問,而是依舊在明裡暗裡地幫助他,隻可惜時不待他,好不容易出了一趟幽州卻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績。
這一次雖說去長安是走個過場的,但對於徐榮來講也是他投降之後難得的一次獨立領兵在外的機會,之前防備黑山軍的時候不算,那時候南麵的主將是張郃,徐榮隻是從旁輔佐罷了。
這一次出征,三千麒麟營全都要聽徐榮的,光是這一點,徐榮就能做很多事情了!
回首望了望身後逐漸朦朧的高邑城牆,徐榮暗自下定決心,這次出征即便不能接回天子,也要讓冀州的所有人都清楚當初潘鳳選擇勸降他是個明智的選擇!
“全軍注意,加速前進!”
轟隆隆!
三千麒麟營將士如潮水般湧向前方。
徐榮派出去了,前往兗州的使者也已經出發,對於現在的潘鳳來講,似乎已經沒有他的事情了。
然而,難得休息的潘鳳還沒有安逸多久,另一樁事情就找上了他。
華佗急了!
之前為了救助鄧隆和他的父親潘鳳讓人去巨鹿將華佗請了過來,而華佗的到來也沒有辜負潘鳳的期望,鄧隆這員猛將在他的妙手之下總算是恢複了生機,到現在據說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並且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了。
這也虧了鄧隆的身體強壯,換做彆人估計華佗也是救不回來的。
華佗在救治好鄧隆之後便滯留在高邑城中醫治其他病患了,畢竟華佗本身就是遊走四方懸壺濟世的人在哪裡救治病患對他來講都一樣,直到目前為止,城中那些頑疾或者沒錢看病的人都看得差不多了,於是他便想著離開高邑城去其他地方繼續救人,結果還沒出城門就被人攔了下來。
那是潘鳳特意叮囑過的,華佗一旦有離開高邑的意思,就必須把他攔下來,為了防止城門士卒不認識華佗,他還特意分發了華佗的畫像,這不,華佗的身影一出現在城門口就被人堵了回來。
被士卒攔住的華佗自然要跟他們理論一番,隨後便知道了是潘鳳的意思,無奈他隻能找到潘鳳這裡來問個究竟。
聽到華佗找來,潘鳳當即讓人將他請進。
潘府大堂中,華佗對著潘鳳深深一禮。
“潘將軍,老朽方才正要出城,卻被將軍麾下的士卒攔住,說是將軍囑咐不能讓老朽離開,不知將軍此舉何為?”華佗問道。
看著眼前這個發絲漸白卻精神奕奕的華佗,潘鳳忍不住調出了他的屬性麵板。
姓名華佗
年齡47
生命1750
武力35
智力75
政治65
統帥41
天賦妙手回春、醫道聖手、醫者仁心。
妙手回春經過華佗救治的人前兩次救治百分百恢複100生命值,之後傷勢恢複速度提升40。
醫道聖手手法細致精致入微,在醫道方麵的手動能力提升50,手術學習能力提升50。
醫者仁心心懷善念,渴望病患早日康複,經過華佗救治的人在往後直至康複的日子裡,每天都有20幾率恢複速度提升30。
好家夥,華佗這一身天賦幾乎都是為治療而生的,尤其是那個妙手回春,前兩次百分百恢複100點生命值,也就是說哪怕你快死了,隻要還沒涼透他都能給你吊兩次命!
這簡直就是神技啊!
而且救治之後恢複速度也比一般人醫治的要快一些,光這一點就足夠讓潘鳳重視了。
另外,有一點讓潘鳳比較意外,那就是華佗的血量居然比一些武將還要高!也不知道是用藥補出來的還是天生就有這麼多,要是郭嘉有這血量就算他早晚喝酒潘鳳也不會去管他了。
華佗的天賦讓潘鳳更加堅定了將他留在高邑的想法,這樣的保命符送給彆人去糟蹋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不過如何讓華佗留在高邑還需要費些口舌。
“華先生遠道而來,為何如此急著離開,須知城中病患還有不少需要華先生的醫術治療,你若是離開,他們要如何自處?”潘鳳說道。
華佗再拜“將軍,老朽常年雲遊四方,為的便是儘可能多地救治傷患,而高邑城中雖然尚有一些病患,但比之其他城池已經少了很多,再待下去也隻能救治少數人罷了,可其他城中尚有無數患者求治而不得,望將軍憐憫冀州百姓,放老朽離開吧。”
在華佗看來,高邑城的百姓是患者,其他城的百姓也是患者,兩者之間並沒有貴賤之分,隻不過高邑這邊他已經呆了一段時間了,他不能厚此薄彼。
而且華佗到現在也沒明白潘鳳為什麼要把他留下,莫非有什麼難言之隱?
想到這裡,華佗忍不住多看了潘鳳兩眼,見對方身體強壯血氣充足,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潘鳳沒有注意華佗隱晦的目光,隻是笑著回道“華先生有沒有想過你這樣奔波勞累最終能救下多少病患?十之一二?還是十之三四?”
潘鳳這話多少有給華佗下套的心思,在潘鳳的記憶中,後世的醫療理論和設備都那麼發達的情況下,能被藥物針對治療的常見疾病不足常見疾病總數的10,以當下的醫療條件來看顯然更不可能。
當然了,潘鳳從未懷疑過華佗的治療手段和中醫的治療能力,恰恰相反,潘鳳正是因為重視華佗以及他的醫療手段才會想辦法將他留在自己這裡。
華佗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或許不知道,後世很多瘟疫流行病都是在中醫的治療下才得以緩解,縱觀華夏上下數千年,從來沒有一起瘟疫或者流行病能夠像黑死病那樣差點滅絕一個版圖,所有的瘟疫都在一代代的中醫手中逐漸化解消失。
可以說中華文明能夠流傳這麼久,跟中醫的保駕護航也是分不開關係的。
隻可惜,在潘鳳那個時代中醫被人掐住了脖子,被人以西醫的標準去要求中醫,這使得很多老中醫和他們的獨門絕技逐漸消失。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屬於傳統中醫的悲哀,也是後世子孫的悲哀。
不過,中西結合確實是可取的,畢竟有些手段相比較而言還是西醫方便一點,比如闌尾炎。
但這個結合更多的應該是借鑒而不是強行糅合,想想後世醫院的中醫,望聞問切的還有幾個?大多數還不是拍張片子就開藥方,與其說是醫師不如說是藥劑師!
其實西醫的影子早在華夏的曆史中就有出現過了,其中最主要的手術更是比西方要早很多年。
而眼前這個華佗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外科手術並且使用麻醉藥劑的人,說起來還是外科手術的鼻祖,比西方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手術的理念與中醫的理念終究不符,中醫講究一個天人和諧五行流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而西醫就沒有這個概念,西醫講究的是對抗,哪裡不對就針對哪裡,手術正好與西醫的概念符合,所以在西醫那邊發展得更快一些。
想著想著,潘鳳就忍不住想要感歎。
這一世既然穿越到了漢末,他多少要為華夏的隗寶做些什麼,畢竟這都是他力所能及的!
“華先生,你是否想過以你一人之力窮儘一生能夠救下多少病患?”潘鳳問道。
華佗一愣,隨後沉思起來。
說起來自打他雲遊四方開始行醫以來,救下的病患具體有多少早就忘記了,就連走過的地方有哪些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來,反正他到一個地方就會停留一段時間救治病患,一直如此直到現在。
不過大致的人數他還是能夠估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