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戰神潘鳳!
與公孫紀重歸於好後,公孫瓚侵蝕幽州的計劃當即提上日程,他一方麵招兵買馬攻打北平附近的鮮卑,另一方麵派公孫紀這個曾經的從事遊走各郡說服一些搖擺不定的人倒向公孫瓚這邊。
在公孫瓚的雙重努力下,整個幽州版圖以極快的速度被公孫瓚的兵馬蠶食占領。
當然,烏桓校尉閻柔和鮮卑的素利、彌加、闕機這幾個勢力也迫於公孫瓚的壓力聯合了起來,不過公孫瓚畢竟是熟悉這些異族戰法的人,烏桓即便是跟鮮卑聯合了起來依舊在公孫瓚的強勢下節節敗退,眼看著異族聯軍就要被公孫瓚驅趕入草原深處,遠在兗州的劉岱終於有了反應。
劉虞派往兗州的使者早就到了劉岱府上,而劉岱也被劉虞的條件打動,隻是稍稍考慮了一下就答應出兵幽州,之所以到現在異族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才出兵,主要是在跟韓馥商討糧草補給的事情。
劉岱畢竟是跨州作戰,糧草的補給線不可能拉那麼長,而冀州與幽州接壤,從冀州這邊運糧就能節省很多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因此劉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韓馥商量此事。
說是與韓馥商量其實就是跟田豐在商談,韓馥隻是從旁偏聽罷了。
對冀州情況了如指掌的田豐很輕易地就把竹竿敲到了劉岱的大動脈上,奈何劉岱眼饞幽州的土地,咬咬牙也就忍了下來。
當劉岱的大軍開進冀州境內的時候,冀州軍也被迫再次出征。
這當然不是潘鳳主動要求的,而是蔡邕這貨舔著臉去韓馥那邊求來的,也不知道劉虞給了蔡邕什麼好處,反正蔡邕是拉著韓馥怎麼著都要他出兵,無奈,韓馥也隻能在谘詢了潘鳳的意見後把顏良和趙雲一起派了出去。
顏良從青州回來後潘鳳已經兌現了承諾讓他獨領一軍,而趙雲因為資曆不足經驗欠缺也隻能安排在副手位置,其實再派趙雲去幽州也主要是因為他對幽州境內的環境比顏良要熟悉一些,到時候領兵作戰可以給顏良一些參考。
這一次出征,潘鳳給顏良和趙雲撥了一萬兵馬,隻要配合著劉岱的五萬主力打打輔助就行。
對於冀州軍的這種安排,蔡邕有些不太高興,但他也知道這已經是給足了他的麵子,否則對冀州軍來講坐山觀虎鬥才是真正穩贏的舉措。
大軍啟程前,潘鳳慎重叮囑兩人。
“子善,公孫瓚非比黃巾蟊賊,你不能有絲毫輕視,若是因為你的輕視累及三軍,你就給我養赤兔馬去,三年之內彆想升遷!”潘鳳警告道。
說實話,潘鳳都有些後悔當初嘴欠讓顏良有獨自領兵的機會,他當時隻想著提升顏良的乾勁卻忘記了顏良是有‘疏忽大意’這個負麵天賦的,也幸好這次隻是輔佐進攻,否則潘鳳是不可能把他派出去的。
隻希望顏良能在趙雲的勸諫下一步步減弱這個負麵天賦所帶來的缺陷吧。
而潘鳳這次的安排顏良領軍也不是沒有私心,其主要目的就是給趙雲豎立一下反麵教材,之前趙雲都是跟著張郃徐榮他們領兵,學到的都是正麵知識,而顏良就是潘鳳給趙雲準備的負麵教材。
有‘疏忽大意’這個天賦的顏良一個不慎就會讓趙雲記住‘不可輕敵’的真正意思。
當然,沒有出事對潘鳳和冀州軍來講都是最好的情況,潘鳳並不急於一時地培養趙雲,也不希望顏良被按在衝鋒猛將的位置上一蹶不振。
潘鳳的威脅似乎起了作用,至少現在是起作用了,隻見顏良的臉色在潘鳳話音落下後就苦逼了起來。
“將軍,我好不容易領軍一回,你可不能說這等喪氣話啊。”
打又打不過,罵又不能罵,除了苦笑以外顏良還能怎樣?倒是一旁的趙雲稍稍莞爾,顏良的莽他是有所耳聞的。
“知道你好不容易領軍一回,所以更要謹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公孫瓚此人不容小覷,如今烏桓與鮮卑兩路人馬加在一起都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劉岱此類應該也不會是他的一合之敵,所以”
潘鳳深深地看了一眼顏良“你應該清楚怎麼做吧?”
顏良一愣,他還是第一次發現潘鳳居然這樣看重公孫瓚,那公孫瓚不是曾經被潘鳳圍在冀州吊起來打的嗎?對於手下敗將潘鳳為何還會這樣重視?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潘鳳的預測讓顏良有些發麻。
既然劉岱打不過公孫瓚,那這次把他派出去算什麼?
陪送?
看顏良的眼神,潘鳳就知道他會錯意了。
“子善,你以為這次出兵是主公和我願意的嗎?要不是蔡公極力主張,我等是不願去摻這趟渾水的,奈何如今冀州學院對整個冀州來講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千秋大業,蔡公又是其中的關鍵人物,所以主公與我商量之後不得不暫時妥協。”
“因此,我方才才告誡你要小心謹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顏良這才恍然,原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這個意思!
看來這次也隻能去走個過場了,不過有機會賺取功勞的話顏良也是不會白白錯過的,畢竟打仗這種事都是來一次少一次的。
“將軍之言末將明白了。”
潘鳳點點頭,看向趙雲。
“子龍也要多提醒提醒子善。”
“諾!”
冀州大軍終於出發了,因為劉岱是從清河國入境,過平安國與河間國進入幽州,所以顏良率領的冀州軍在出發後直接開往平安國的方向去等待劉岱的大軍了。
就在顏良大軍出發不久,一個急報送到了韓馥的手中。
徐榮敗了,而且是慘敗!
得知消息的韓馥當即將潘鳳叫了過來。
潘鳳在得知徐榮慘敗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畢竟徐榮此次出征並不是去攻打長安,他隻是奉命去周遊一圈罷了,最好是在長安周邊的一些熱鬨地方露個臉然後再往回撤軍。
這件事情本來對徐榮來講是毫無壓力的,他甚至還能在長安周邊多溜達兩圈畢竟加持了番號麒麟的冀州軍不是一般騎兵能追上的。
可就是潘鳳認為萬無一失的事情如今卻傳來了敗報!
“主公,公耀是怎麼說的?”潘鳳問道。
韓馥皺著眉頭把徐榮呈上來的戰報遞給潘鳳,潘鳳拿住後仔細一看當即也皺起了眉頭。
徐榮在戰報中描述的戰敗經過全程都透露這兩個字奇怪!
很多在潘鳳認為徐榮能夠輕易破解的地方徐榮都沒有破解,整一場經過下來,徐榮就像被人蒙上了眼睛後順著盲道一路前行最終走入圈套一樣。
比如徐榮在長安周邊遊走了三天後,長安周邊的西涼軍逐漸靠攏過來,徐榮若是再不走就要被西涼軍團團包圍了。
正當他準備回撤的時候遇到了一名老漢,老漢對徐榮說長安南麵被西涼軍把控著,隻有北麵能夠輕鬆跨過防線,讓潘鳳意外的是徐榮真的聽從老漢的指引去了北麵,結果就是差點被伏擊,在損失了數百兵馬後倉皇逃離。
逃出長安周邊後徐榮來到了弘農境內,這時候最安全的撤退方法肯定是沿著水係一路東進,畢竟洛陽到長安隻見的水係周邊都是沒有山川的,這種地方對加持了番號麒麟的冀州騎兵來講是最容易發揮速度的地形,隻要徐榮到了洛陽,屯駐在河內郡的張燕怎麼著也應該接應一下徐榮,否則在韓馥這邊如何說得過去?
隻可惜,徐榮在決策的時候像是被人操縱了一樣,無視了最佳的撤退路線,硬是在湖縣附近轉頭往北而去,如此一來,又一頭紮進了西涼軍的包圍圈,要不是徐榮的武力經過了潘鳳的提升讓他硬生生殺了出來,說不定他就要被圍死在大軍之中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細枝末節也透露著不合常理,在潘鳳看來,這些事情正常情況下的徐榮是不可能去做的!
太奇怪了!
這一次出征徐榮就像被人攪混了腦子摘掉了眼睛一樣,然後任人擺布地往敵人想讓他去的地方衝過去。
這還是潘鳳認識的徐榮嗎?或者說徐榮的能力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弱了?
如果不是徐榮的問題,難道是那個策劃一切的背後之人的能力在影響著徐榮?
潘鳳沉思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