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戰神潘鳳!
冀州軍圍在這北平城外已經七個月了,這七個月對於城中的幽州軍來講日子不太好過,對於城外的冀州軍來講同樣有些難熬。
與其他諸侯的士卒不同,冀州軍算得上是最想要建功立業的一批士卒了,這主要歸功於潘鳳平時的賞罰分明和以身作則。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好不容易從軍屯中出來的士卒自然是奔著建功立業去的,之前在路上連戰連捷,到了北平後又是大獲全勝,所有人都以為建功立業就在眼前,結果這一等就是七個月!
精力旺盛的冀州軍憋了七個月早就不耐煩了,如今好不容易有殺敵建功的機會,那還不擠破了頭地往前頂?
所以,當潘鳳下令攻城的時候,那些冀州將士即便是知道攻城風險很大也依舊舍身往死奮勇爭先。
“殺!”
城牆上,一名冀州士卒從雲梯上一躍而起從回回炮砸開的女牆缺口中跳了進去,將一名來不及反擊的幽州士卒當頭砍翻,隨後更是將戰刀揮舞的虎虎生風硬生生卡住了這出口子。
這時候沒吃飽飯的幽州軍的劣勢就體現了出來。
多日的虧空使得他們在經過短暫的拚殺之後很快就虛弱了下去,這種情況下遇到如狼似虎的冀州士卒,那無異於將腦袋伸到彆人的刀口下麵,迎接幽州軍的唯一下場便是含恨而終。
不過城牆上終究是幽州軍的地盤,那名衝上牆頭的冀州士卒在經過短暫的抵抗後還是被人用長矛刺了下去。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也已經為後方的士卒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前一個士卒剛剛跌落城牆,不等幽州軍收起長矛後一個士卒便怒吼著跳了上來,隨後更是不管不顧地衝入人群瘋狂揮砍。
這樣的場景在北平城的每一段城牆上都有發生,相比於幽州軍的底氣不足,冀州軍那種瘋狂的模樣足以令在場的所有人心驚膽寒。
就這樣。
戰局在經過短暫的僵持後冀州軍逐漸占據優勢,衝上城頭的那些士卒拚殺的時間越來越久,這種情況若是不加以阻止,北平城的城牆很快就會失守。
城上守將急得額頭冒汗,因為冀州軍七個月沒有發動攻擊,所以城牆這邊雖然有守卒卻沒有時刻準備士卒聽用,以至於傳令兵在送去消息的時候他們這邊隻能靠著城牆上的守卒拚死抵抗。
可這種抵抗在現在看來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會有全線崩盤的結果,一想到崩盤後要麵對的後果,守將就忍不住往城內看去。
援軍,何時能到?
就在這時,原本空蕩蕩的街道上突然出現了大批人馬,為首一人騎著高頭大馬披堅執銳,從此人的甲胄可以看出,來援的正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
“公孫將軍,你可來了!”守將來到牆邊大聲呼喊。
公孫越的出現讓守將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也讓那些正處於崩潰邊緣的幽州軍士卒生出了最後的勇氣。
“將士們,公孫將軍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頂住!一定要頂住啊!”守將大吼起來,為了穩住局麵不讓冀州軍登上城牆,他自己也拔出佩劍殺了上去。
也正是這時候,由鄧隆率領的第三小隊對北平城牆發起了猛烈的衝鋒。
這一次,冀州軍給與的壓力比之前的還要洶湧,尤其是在鄧隆這個拚命校尉的率領下。
鄧隆因為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緣故私底下被士卒稱為拚命校尉,有了這個拚命校尉的率領,底下跟著的士卒哪個有臉畏縮不前?再加上鄧隆本身‘驍勇善戰’天賦的鼓舞,使得每一次由鄧隆率領的部曲都能表現出優於其他部曲的強大戰力。
這一次攻城戰,鄧隆率領的兩千部曲也是一樣。
當他們接替第二批攻城士卒的位置時,對麵的幽州軍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鄧隆率領的兩千攻城士卒本就是冀州軍中的精銳老卒,再加上鄧隆天賦的鼓舞,使得這批冀州精銳的戰力在短時間內達到了接近前一批士卒兩倍的程度,再加上幽州軍以虧空之身疲憊作戰,兩相碰撞,幽州軍的防線在守將的驚呼聲中瞬間破碎。
“殺!”
鄧隆從雲梯上一躍而起,手中大槍如重重掃向身前的幽州士卒,那些個疲憊不堪的幽州軍就像麥子一樣被鄧隆一槍掃翻,還不等幽州士卒起身,鄧隆後方的冀州軍就跳上了城頭。
“你們穩住防線,我去宰了那個守將!”鄧隆朝著衝上來的士卒叮囑一聲,便挺槍殺向了不遠處正在指揮戰鬥的守城將領。
那將領其實早就注意到了勇猛無敵的鄧隆,這會兒見他朝著自己從來,自知不敵的他沒有絲毫猶豫地往後退去,同時還不斷地讓周圍的士卒頂上去企圖將鄧隆攔在原地。
然而,開啟了追殺模式的鄧隆哪裡是這麼容易阻攔的,那些衝上去的士卒不但沒有對鄧隆造成多少傷害,反而因為鄧隆深陷敵軍陣中觸發了他的天賦‘背水一戰’。
刹那間,鄧隆手中的大槍就化作了鋒利的鐮刀,每一次揮舞都能擊倒斬殺一大片守軍,哪怕鄧隆的力氣在這個過程中大量消耗,但他根本不需要去管這些,因為在守軍們對付他的時候,城下的冀州軍已經趁著空擋殺了上來。
一時間,城上殘存的守軍既要對付不停殺上來的冀州軍,也要應對人群中瘋狂衝殺的鄧隆,還要遵從守將慌亂的命令,三項齊上直接讓城上的守軍瀕臨崩潰。
眼看著城上的局勢正在往冀州軍方向大幅度傾瀉,或許下一秒整個城牆就會落入冀州軍的控製。
就在這時,公孫越的援軍終於衝上了牆頭。
“所有人都不要慌,公孫越在此!”
公孫家的名號在這裡還是很有用處的,那些拚死強撐的守軍在聽到公孫越的聲音後紛紛拚上了自己最後的力氣給正在魚貫而上援軍了行軍的空間。
“頂上去!快頂上去!”
公孫越對著身後的士卒急聲喊道,他看到有些地方的城牆已經被冀州軍完全清理,要是不能第一時間把那塊地方拿回來,那將會成為整段城牆的最終突破口。
想到這裡,公孫越沒有絲毫猶豫,拔出佩劍朝著那段被冀州軍占領的城牆殺了過去。
幽州軍見公孫瓚都這麼拚命了,他們哪裡還敢攜帶,紛紛在各自的將領指揮下朝著城上的冀州軍壓了過去。
亂戰一觸即發。
城中府衙。
公孫瓚閉著眼睛毫無形象地癱坐在案幾後,一手拖著腦袋撐住桌麵,另一隻手放在膝蓋上有節奏地輕輕敲擊仿佛腦海中正在演繹著優美的旋律。
在他周圍,樂師舞姬們都是規規矩矩地低著頭不敢吱聲,整個堂中唯有公孫瓚鼻腔內隱隱約約傳出的哼腔帶來一絲生氣。
從剛才士卒來報冀州軍攻城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時辰了,公孫瓚從那時候起就保持著這幅模樣,期間偶爾換個姿勢,卻從沒有過問城防的事情。
突然,平靜的府衙內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士卒急匆匆地來到堂中,撲通一聲跪下帶著哭腔說道“主公,敵軍攻勢太猛,越將軍率軍抵擋,在與敵將廝殺的時候陣亡了!”
此話一出,周圍的樂師舞姬紛紛駭然,便是上首看似悠然自得的公孫瓚也停下來敲擊膝蓋的節奏。
他緩緩睜開眼睛,看著下方身心狼狽麵色淒苦的士卒,眼中的目光逐漸淩厲。
“一個將軍居然在守城戰中被斬,你們這些做士卒的有何臉麵活著?”
說到這裡,公孫瓚看向門外“來人,給我把這個沒用的東西拖出去斬了!”
堂下跪著的士卒一下子就懵逼了,他隻是來報個信而已,怎麼就要殺他了?
“主公,小的無罪啊,小的隻是個傳信的而已!”士卒哭喊著磕頭求饒,然如公孫瓚臉上的冰冷絲毫不見鬆動。
就這樣,士卒在哭喊聲中被人拉了出去,片刻之後求饒聲戛然而止。
還不等公孫瓚笑話公孫越戰死的消息,又一名士卒匆匆忙忙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