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戰神潘鳳!
韓德最終還是被斬了,這一消息傳出,冀州各方紛紛震動。
那些曾經與韓馥有過一麵之緣的人都比較驚訝,韓馥是如何做出這種決定的。
在韓德被斬的第二天,沮授稱病請辭,韓馥沒多想就同意了。
不過沮授並沒有離開高邑,反而在高邑之中過起了舒坦日子。
沮授一走,韓馥便讓崔琰替代了沮授的位置,之後更是開始對城中世家豪族展開了清洗。
之前韓德占領高邑的時候有些目光短淺的人第一時間投靠了韓德,這種家族都被韓馥連根拔起了。
一些態度曖昧處於中立的家族,也被韓馥敲了一筆,隨後便丟在了一邊。
這些家族因為心中有鬼,所以對韓馥的懲罰不敢有絲毫怨言,就算有也隻敢在私下裡偷偷發泄,不敢向他人展現一絲一毫,因為城中的錦衣衛在這兩天多了起來。
在這次事件中,韓馥與潘鳳一樣看到了很多問題,其中之一便是錦衣衛。
錦衣衛現在雖然成了高邑最特殊的一個部門,但他們的信息渠道大多限製在高邑城中。
換句話說,韓馥覺得現在錦衣衛的情報收集能力還是太差了一些,他要的是整個冀州乃至麾下所有土地的信息彙總。
若是早些知道韓德與曹操的使臣見過麵,那韓馥根本不會讓韓德又可乘之機。
為了達到要求,在韓德被斬後韓馥便開始著手擴建錦衣衛的規模,同時加快錦衣衛對冀州區域的掌控速度。
有了韓馥的許可,錦衣衛在高邑城中自然是橫行無忌了。
一時間,城中世家無不聞錦衣衛而色變。
除此之外,韓馥也認真思考了潘鳳進言的關於設立政委一職的事情。
韓馥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士卒轉手就被人賣掉。
在這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士卒們一般都是將軍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出不了營也得不到消息,所以很容易就被領軍的將領帶偏。
政委的作用就是為了加強對軍隊的控製而設立的,就算不能完全避免之前那樣的事情發生,但絕對不可能再輕易發生。
以上這些都不是潘鳳需要去忙碌的。
好不容易空下來的他隻想陪在家人身邊將這個年關給過過去。
潘府外麵的青州軍屍體已經被人清理乾淨,家中的仆從也重新聚了起來,整個潘府很快就恢複了生機。
庭院中。
即便是寒風瑟瑟也阻擋不了潘鳳和眾人的歡樂。
“當時要不是蔡公出手,我等已經糟了韓德的毒手了,將軍可要好好歇歇琰兒妹妹。”韓盈一手摟著蔡琰,笑眯眯地對潘鳳說道。
“是啊,我聽說琰兒都以死相逼了。”張瀾也開口說道。
“其實其實我不開口父親也會幫忙的,他就是嘴硬而已。”蔡琰說道。
“哈哈哈!看你們把我的小琰兒急得。”潘鳳哈哈一笑將蔡琰抱在了懷裡,後者扭扭捏捏很是害羞。
“不管怎麼說,蔡公都是爾等的救命恩人,隻是我不明白的是,蔡公哪來的關係能說動青州軍內部的將領。”
張瀾開口解釋“夫君有所不知,蔡公並沒有直接去找軍中的將領,他去找了正南先生。”
“審配?”潘鳳一愣。
如果是審配的話,以他在青州的地位哪怕已經不被韓德信任應該也有一兩個關係相對密切的將領才對。
這麼說來,事情倒也真的可行!
“韓德這一次可把正南害慘了,雖然正南沒有參與此次事件,但主公顯然是有些遷怒與他的,畢竟曹操的細作在韓德身邊慫恿的時候正南身為隨軍之人居然沒有絲毫察覺,否則韓德也不至於落得身死的下場。”潘鳳說道。
眾人聞言都為審配的遭遇歎了口氣。
“也不知道正南現在在做什麼?我聽說他已經三天沒有出門了。”潘鳳說道。
雖然他人沒有在高邑城中走動,但高邑城內的關鍵人物的信息一直都有人送來,審配的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沮授辭官過上了安逸日子,審配有閉門不出,韓馥也沒有一個準信,整個冀州的運作就靠田豐和崔琰兩人在苦苦支撐,潘鳳真怕這時候曹操突然來那麼一下,那可就麻煩了。
所幸曹操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信息傳來,顯然也不準備在這個年關的節骨眼上妄動刀兵。
“正南先生若是因為這事心灰意冷,那對冀州來說就損失太大了。”張瀾說道。
潘鳳點點頭。
審配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說,這樣的人才一旦從冀州流失出去必定會被其他勢力搶奪,與其讓審配成為敵人,還不如自己留著壯大實力。
至於沮授,潘鳳並不擔心。
沮授的情況與審配不同,雖然韓德的死有沮授的部分關係,但當時在府衙中的人應該都清楚對韓德來說死已經是最輕的懲罰了。
沮授隻不過當了主要的推動者而已,相信等韓馥氣過去了很快就能官複原職。
正想著,一個虎頭虎腦的身影從人群中擠了進來。
“娘娘”
眾人看去,就見小潘達拿著一塊糕點擠了進來。
“娘,吃糕點,熱熱”
小潘達努力墊著腳尖將手中的糕點遞給張瀾。
張瀾幸福地笑了笑將小潘達報了起來。
“阿吉,爹爹回來了呢,快看。”張瀾抱著小潘達來到潘鳳麵前。
潘鳳在支援太原的時候回來過一次,所以這次小潘達並沒有露出陌生害怕的表情,隻是手中的糕點頓了頓,最後遞給了潘鳳。
“爹爹吃”
潘鳳笑著張開了嘴,一口將小潘達的手和糕點丟吞進了嘴裡。
小潘達還小,哪裡知道潘鳳是在逗他玩,見自己的手被潘鳳‘吃了’,他嚇得哇哇大哭起來。
見狀,潘鳳鬆開嘴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一旁的眾人也都麵帶微笑。
韓德的事情雖然給高邑帶來了一些傷害,但百姓們並沒有在這次事件中受到多少影響,隨著年關將近,高邑城中也逐漸熱鬨了起來。
這還是潘鳳近些年第一次在高邑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