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小吏!
一到夏天,京師裡就熱得跟一座火爐一樣。太陽就是這座火爐裡的熊熊大火,燕山、西山就是這座火爐的兩道鐵壁。
達官貴人們,在西山或城郊其它傍水清涼的地方都有避暑莊園。進入到夏季,官宦權貴們的家眷,拖家帶口地像候鳥一樣,飛往了那些避暑莊園,像避瘟疫一樣避開了熱暑。
隻有在那些山腳穀壑、樹蔭水涼之間,才能躲過這鋪天蓋地,無所不在的炎熱。
他們流連忘返在山水之間,好不自主,使得留在京師火爐裡的家人們,也沒有什麼心思處理公務。恨不得明天就是休沐日,連夜趕了馬車,送自己去清涼世界與家人團聚。
紫禁城裡的人,卻沒有那麼方便。皇上一動彈,鹵簿駐蹕,牽涉無數個衙門,勞師動眾。
不過本朝傳統,進入盛夏,皇上會去灤河上遊,尋一處草肥水涼的去處,紮為行在。接見草原上冊封的王公慰使,以及幾位大和尚,同時也接見北方諸邊鎮的將領和有功之臣,加以褒獎。
到了文廟皇帝時,在灤河邊上修了一座甘泉宮,並在這裡逐漸圍築成一座城池,取名灤平城。
此後曆代皇帝,都去灤平城甘泉宮避暑,並處理公務,已經成了慣例。
往年這個時候,早就成行,偏偏到現在還沒有一點動靜。被酷暑折磨得暈頭昏腦的內侍宮女們,私下裡議論紛紛,怨聲載道。
他們一有機會就躲在陰涼處,嘀嘀咕咕。
“今兒是怎麼回事?皇上怎麼還不傳旨叫避暑啊?”
“聽說是南邊的戰事,讓皇上心煩,所以才不讓叫傳旨。”
“南邊不是打得挺好嗎?岑老虎叫麾下的左狼王審綦收複了蕪湖後,上月又派遣右豹羅人傑坐大船在明州上岸,一氣收複了紹興和杭州城。皇上聽到這好消息,一高興多吃了半碗七寶粥。”
“我聽說了,是皇上身子骨太差了。”有個小黃門神神秘秘地說道。
“怎麼會呢?這些日子,皇上除了隔三差五留宿在鳳藻宮,還新臨幸了好幾位美人。聽司禮監的人說,過幾天就有恩旨下來,賞賜封號。”一位內侍立即反駁道。
“那你們就不知道了。皇上這些日,全是靠吃國師真君們煉得龍虎金丹支撐著。”那個小黃門壓低聲音說道。
“休得再說,這些話要是被都知監的人探知了,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一個老成的內侍嚴厲地說道。
得意忘形的眾人被這麼一提醒,知道其中的厲害,連忙噤聲。
一位內侍飛奔過來,見到躲在陰處的眾人,跺著腳說道“你們這些死鬼,都躲在這裡乾什麼?汪公子都進了三星門,你們這幾個抬步輦的倒巷鬼,偏偏躲在這裡。你們被老祖宗打得稀巴爛也算了,可不要把我給拖下水。”
幾個人一聽,撒開腿就跑,腳後跟都打到批股蛋子上。
“誰來了?”一位內侍不明就裡地問道。
“你剛從菜園子裡調回來的?汪公子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假公主。聽說皇上準備告太廟,正式認她歸宗,還要冊封她為公主。”
“這一位!嚇,聽說前月她不嫁不娶的,就先生了一個兒子。”這人話剛落音,周圍的人不由自主地離他遠了幾步。
跟他相熟的一人連忙堵住他的嘴,“你個大爺的,想死就自個死在先帝陵外頭,還能博個守陵忠孝的牌子。何必花了這麼多銀子,乾巴巴調回宮裡來找死。想死也不要帶上我們啊。”
這時,周圍一位身份比較高的內侍,代表眾人嚴重警告道“這位的閒話,你憋不住,自個說給自己聽,我們絕不攔著。千萬不要在旁人麵前說。這樣隻有兩個結果,要不大家一起去都知監出首,以後再也找不著你,紫禁城再也沒有你這麼一號。要不,大家夥一起沒了。記住了嗎?”
那人驚恐地連連點頭。
汪置懷裡抱著個三四個月大,粉嘟嘟的嬰兒,坐在步輦上,旁若無人地先奔奉先殿。她終於換回女裝,穿著湖水藍的綢衫,下著百褶裙,梳著一個斜髻,插著一支步搖。
汪置抱著兒子,在奉先殿先給陳娘娘的棺槨靈牌上了三柱香,拜了三拜。
出來後又上了步輦,直奔鳳藻宮。
吳妃,現在的皇貴妃,早就得到了消息,在鳳藻宮裡的院子迎接汪置。
她的兒子,皇七子已經四歲了。特殊的身份,加上父母親的日常教導,讓他像個小大人似。
見到汪置懷裡的嬰兒,他這才露出這個年紀應該有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