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事記!
章醫生,一位像朋友,像家人一樣的醫生。她是我最喜歡的醫生,沒有之一。
你們之前就認識嗎?當然不是。
她在市區的一個中醫館坐診,擅長浮針療法。浮針療法是一種刺激非病變部位的淺表皮下組織來治療局限性疼痛(例如頸椎肩周)及內科雜症的方法,比傳統針灸、推拿還要安全。
她已經退休了,如今坐診,用她的話來說,就是發揮餘熱。
當時看了中醫館的名醫介紹,發現專家很多,具體掛哪個醫生呢?又仔細看了一遍,最終目光鎖定了章醫生。在醫術相當的條件下,照片中的章醫生具有親和力,慈眉又善目,估計會很好說話。
不得不說,專家醫生中,因為他們每天麵對大量的疑難雜症的病人,有一部分,會帶一些情緒帶到工作中去。有時候,病人心切的求解,或者困難的交流,就會讓他們急躁起來,沒幾分鐘就把病人打發走了。我們也能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和心境。但是,還是覺得,作為醫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要更加認真負責,畢竟是專家呢。而且專家號,病人好不容易掛到的,費用高,他們不遠千裡地趕來,也有諸多不容易。
所以,當遇到技藝高超、溫文爾雅、認真負責的醫生的時候,就像找到了福音。
你傾訴著自己的病情,醫生仔細聆聽著,認真診斷著,尋找最佳治療手段,寬慰著你,也不會隨便開藥,時刻為病人著想。這份恩情,病人怎麼會忘懷?
章醫生就是這樣一位溫暖的醫生。她的親和力不僅顯現在臉上,更是體現在為人上,真的找對醫生了。
療程內,我經常去章醫生那裡,當然她也認識我了。有時候去,她還會關心我的生活工作情況,用她過來人的角度給我指點迷津,化解煩惱。在她那裡,每一位就診後的病人,都是欣然地說著謝謝離開診室的。
有一回,我去晚了,排到了最後一個。我看完後,她跟我聊了好多,當然也包括個人八卦。哈哈哈,是不是女同胞都喜歡聊八卦,不論年齡。
等她關了電腦,整理了診室,我倆一起去了地鐵站,一邊走一邊聊天,有一種我倆是“閨蜜”的錯覺。她說如果她一個人下班,她就會騎共享單車去地鐵站。她喜歡低碳出行。她不擺架子,比如得有車接送之類的。在診室裡,她是受人尊敬的專家,在診室外,她說她也是一個普通人。
在她之前,我確實沒有遇到過像她一樣的醫生,容易相處,像長輩又像朋友,沒有距離感。進入她的診室,完全不會讓你覺得冷冰冰的,相反,會很自在,可以暢所欲言。章醫生喜歡和病人交流,對大家負責又關心。
不坐診的時候,她仍舊堅持在學習,不斷修煉著醫術。她給病人們建了一個微信群,經常會在群裡分享一些醫學小知識,或者在線為大家答疑。
她的一舉一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含義。
章醫生,對你的感恩,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