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事記!
下班後,去了琴行剛開設的鋼琴成人班。由於單位與琴行有點距離,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上課了。
一進教室,驚訝感隨即而來。負責教學的,仍舊是之前教我那位老師,如此巧合。他衝我微笑一下,用眼神示意我找個空的琴位坐下。
底下坐著的學生全是叔叔們和阿姨們,這妥妥的50後專場啊,萬萬沒想到。看來叔叔阿姨們對鋼琴、對音樂蠻熱衷的,佩服佩服。不過,他們應該都是退休了的,兒女估計也長大了,所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小班化上課,比一對一的教學氣氛活躍。老師先示範,再讓大家一一上去演奏,展現自己。叔叔阿姨們自信大方了,有的雖然是第一次來聽課,但表演的時候,有模有樣的,氣質拿捏得相當到位。反倒是我,突然緊張了起來。畢竟我之前上過課,今天的曲子又非常簡單,假設一會兒彈錯一個音,豈不尷尬。
我上去的時候,老師在邊上給我錄視頻。這下好了,我更緊張了。
故作淡定地坐下,心裡超想一氣嗬成地彈完,但是彈到最後,果然錯了音。瞬間覺得自己出醜了,於是停了下來。一位熱心的阿姨同學還在下麵鼓勵我,繼續、繼續。其實,主要是心態問題,我得向叔叔阿姨們學習,遇事要冷靜。當然技藝仍需要提升,這是自信的來源。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後,我釋然了。然後,自我陶醉地在琴鍵上彈奏練習,跟剛才上去表演,完全是兩個狀態。叔叔阿姨們紛紛向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彈得不錯啊,姑娘。”一位阿姨誇我。
“剛才肯定是太緊張了,現在就好了。”又一位接過話茬。
“彈這麼好,跟我們零基礎的一起學,我們好有壓力啊。”最前麵的一位阿姨羨慕又俏皮地說道。
這就像兒時一群小夥伴圍著,羨慕誰誰有好玩的玩具的一樣。我似乎和叔叔阿姨們沒有了代溝。
坐在我前麵的是一對夫妻。他倆蠻合拍,蠻恩愛的,令人豔羨。這次來上鋼琴課,就是妻子拉著丈夫一起過來學習的。當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之前學唱歌,在老年大學,也是她拉著我去的。然後,我都學會了,她還沒有。”這位叔叔開心地向眾人說道。
“他學東西都學得比我快。”阿姨連忙補充。
“彈琴又是她叫我來的,說跟她一起學習。”叔叔望著阿姨說道。
“兩個人一起學,記住的東西可以多一些,我忘了可以問他。”阿姨托了托她的老花鏡解釋道。
這位阿姨之前學過一段時間的琴,有點基礎,現在是過來提升自己的。自由練習的時候,她轉過身來向我確認老師剛剛說的要領,好學的阿姨啊。她還喜歡唱歌,在退休的年紀裡,和老伴一起,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種生活態度值得提倡。他倆的精神狀態都很好,這應該跟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方式有關。
周五晚上,琴行老板舉辦了一場音樂會,邀請眾學員們過來參加。因為叔叔阿姨們都會去,我怎能缺席?
到音樂廳的時候,座無虛席,人氣滿滿。叔叔阿姨們是音樂廳的主力軍,有些還帶著小孫子,小孫女來的。年輕人反而挺少的。估計琴行的學員中,年輕人的比例較低,叔叔阿姨們占了半壁江山。仔細想想也能理解,一則年輕人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二則快節奏的生活,導致年輕人的生活擔子較重,更多的是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藝術培訓和教育,對於自己,完全忽略了。亦或是孩子代替他們去完成興趣愛好了。
隨著《在水一方》的演奏,音樂會拉開了序幕,場內安靜了下來。優美的旋律,有著迷人的吸引力。不少叔叔阿姨們跟著音樂忍不住輕輕哼了起來,有的還錄起了視頻。
有一個節目是李穀一的《絨花》,是琴行老師專為一位阿姨演奏的,當然,這位阿姨也上台演唱了。她一開口,台下響起一片掌聲。人聲和琴聲完美融合,觀眾們的氣氛瞬間被調動起來了。鋼琴音樂會也不一定要走莊重肅穆的風格。阿姨的美聲,聽得出來,受過專業的訓練。她現在也在學鋼琴,據說因為是兒女不在身邊,想充實自己的生活才學的。進入音樂的海洋後,她也更積極樂觀了。
快結束的時候,《我和我的祖國》激情澎湃地奏響,觀眾們齊聲歌唱。我左手邊的兩位阿姨,飆起了高音。坐我右邊的一位小男孩也不示弱,陶醉又比劃著手勢地唱著,音還蠻準。我後來問他在琴行學什麼樂器?他答,鋼琴、薩克斯、古箏。厲害的小朋友。
鋼琴班的同學,讓人動容的,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追求。無論男女老少,都充滿著活力,赤子之心,擁抱著明天。為他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