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事記!
一則新聞,一位女士把房子租給了兩位漂亮女孩,可收房的時候,卻傻了眼。
東西丟了還是屋子毀了?
據該女士描述,短短三個月,屋子裡滿是異味,沙發上除不儘的貓毛,地板上,貓、狗的排泄物,加上雨季的影響,地板好幾處地方發黴了。異味太大,被鄰居也投訴了。
她找漂亮女孩理論,漂亮女孩不僅推脫責任,還刪了房東的微信。與一開始租房時的知書達禮,完全判若兩人。無奈下,房東隻好找新聞媒體幫忙。希望她們能把她的屋子收拾乾淨,並對損壞的家具進行賠償。
當然,賠償一事,漂亮女孩不肯答應下來,估計手頭沒錢呢。
房東便問她們是做什麼工作的。
結果漂亮女孩的回答,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沒有工作呀。”其中一位女孩在記者連線時回答道。
“你們當初不是承諾有經濟能力承擔房租的嗎?”房東女士反問道。
“對呀,家裡給錢不就有了嘛。”女孩脫口而出回答道。
家裡給錢就有了,絕了,真是心智不成熟的人啊。如果你們的父母,聽到你們這樣的話,會有怎麼樣的感想呢?
租房遇上糟蹋性的租客,房東們肯定無比鬱悶。
想起很久以前,在公交車上,遇到過一位大叔,他向其它乘客情緒激動地吐槽著自己的租客。起先,我們還以為是他和租客鬨矛盾了。後來,聽他講述,才明白了事情的緣由。租客搬走後,把他家裡弄得一團糟,地麵、牆麵、家具,各種臟亂,簡直不敢相信。他無語極了,他說他再也不想把房子租出去了。他碰到的租客,也是糟蹋級彆的。
其實這涉及社會公德的問題。有些時候,人們對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往往沒有那麼愛惜,有的甚至會去搞破壞。不是自己的房子,部分租客的惰性便開始了,臟就臟吧,亂就亂吧,無所謂啊,沒什麼好整理的。
在他鄉漂泊,租房現象普遍。不少的年輕一代,在出租房中臨時安頓著自己。房東、租客,有著既簡單又複雜的聯係,就像矛盾的對立統一。房東盼望好租客,租客期待好房東。一個希望租金能多收點,一個則期待租金能少交。
但無論如何,房東和租客要和諧相處。租客們,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出租房雖然不是自己最終的家,但畢竟是陪伴你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驛站。你肯定也不希望自己每天在臟亂差的環境中過日子吧。
租房了,沒有了父母的監護,但並不意味著可以墮落地生活。所以,在把自己收拾乾淨的同時,也請打掃一下房間吧。給自己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給房東留下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