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子隻賣藝!
僅僅一個時辰後,三名傳令兵,背部插著令旗,手舉聖旨,高聲喊著“八百裡加急,速開城門!”
正在城頭喝酒閒聊的陳大虎兄弟霍然起身,定睛一瞧,立刻跳下城頭,踹開兩門侍衛,推開了城門。
三名傳令兵向不同的方向奔去,一路向北,一路向東,一路朝南,幾個呼吸的功夫便消失在視野中。
殘陽如血,陳大虎踢了守門侍衛幾腳,嘴裡罵罵咧咧。
陳二虎道“大哥,這事越來越不對勁了,難道大烏真的要打過來了?”
陳大虎抿嘴,思考片刻,道“看來是的,很快就會有一場大戰。”
“大哥,咱們是不是得早些準備?”陳二虎麵色有些難看,隨手掏出了一個布袋,沉甸甸的。
陳大虎道“明兒你申請休沐,安排人,把娘送到安全的地方。”
“哪裡安全?”陳二虎問。
陳大虎道“一路向北,去青州。”
陳二虎看著大哥,有些疑惑地問“那不是離大烏很近?確定安全?”
“按我說的做,這大皖若還有一地尚存,那必是大柱國的青州。”
是的,雖然關於這位傳奇武夫的事跡被朝廷刻意淡化,人們也漸漸遺忘,但他們真的被抹除了嗎?
比如說稻草珍惜嗎?可是需要救命時,他就是最珍惜的,不然何來救命稻草一說?前太子,王博真和他的隆北鐵騎,那是刻在百姓們骨子裡的信仰。
如今國難將至,即使朝廷百般隱瞞,但戰事太大,根本就隱瞞不了,西三洲淪陷,守將韓當戰死,十餘萬將士埋骨荒野,大烏軍屠城十日,慘絕人寰。
無數的難民向東逃命,蜂蛹向江陵城方向,人們已經開始恐慌,這個時候,人們自然會想誰能保護他們?於是,那個武夫再次回到人們的記憶中,還有那指點天下,驚才絕豔的少年太子。
傳令兵剛剛遠去,城裡各處開始張貼檄文,每張檄文前都有幾個兵士高聲誦讀,給聚集而來的人群解釋著。
一處人流湧動的菜市場旁。
有人驚呼出聲“陛下要親征?形勢竟如此嚴峻?”
還有人驚訝道“大烏要打過來了?京城要有大戰?”
兵士不理會他,冷冷道了一句“莫要妄加猜測,陛下將禦駕親征,必然凱旋。”
更多的人則是滿懷疑慮地看著兵士,白姓雖愚但不蠢,若是真能輕易戰而勝之,陛下何必禦駕親征?顯然是形勢不妙。
人們議論紛紛,誠惶誠恐,此刻,人們真正意識到國與家之間的辯證關係,正所謂有國才有家,國若不存,家何以在?
一時間,整個京城陷入壓抑,混亂,恐懼的氛圍中。
數百年來,京城百姓從未被戰亂禍及,此刻大禍即將臨頭,人人自危。
他們需要一根救命稻草,於是,老王順利登上了京城新聞頭條,如果此時有網絡,那“王博真”,“大柱國”,“永順公”,“第一武夫”必然能占據熱搜榜第一,毫無疑問。
陽穀縣城。
東街口,一戶普通人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