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案之借紙案!
裁縫說道“他父母都分開了,一人拿四十兩銀子,一人拿了五十兩銀子。人家自己都不告了,我們還在這兒說啥?”
“又從哪聽的這消息?”猛子問道。
裁縫醉醺醺的,說話有些迷糊“我今天酒喝多了,我剛才把小黑罵了一頓,他這個東西,最不是個東西!”
鐵匠心想那到底是不是東西呢?
莫如山道“如果是真的,那說明他們也沒彆的辦法了,隻能這樣了唄!小百姓怎麼與官鬥阿?”
鐵匠問道“那他們是之前分開的還是現在分開的?”
“之前就分開了。”
“那這個消息就不重要了。”
“為啥?”
“因為如果是分開了,一定是看小孩父親的態度。所以說給他母親幾十兩銀子這事沒什麼用,他父親也不會看重這點銀子的。”
猛子道“對呀!人都沒了,要那銀子有啥用阿?”
胡子哥道“像我這樣的,在這碼頭做工,不就是為了小孩嗎!我們每天拚命,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好好的讀點書。如果學堂裡是這樣的,我們怎麼放心把孩子送到學裡呢?”
“對,時間不早了,我回去睡了猛子,小莫,阿!”孤單對大家示意道彆。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半夜,隨著孤單離去,大家才各自散去。
王金石回到王家莊以後,與族人一一道彆,並給了王老太公十兩銀子。
在回到泗洲城之後,與幾人商討了目前的情況。現在是線索基本都斷了,所得到的消息也基本沒法證實的。
最後來旺提出,還是得從官方那裡打探消息,隻有他們知道真正的情況。
但是想來想去,官員們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到的,目前能想到的隻有觀樓了。所以他們決定從觀樓開始,那裡經常出入一些官員,說不定就有收獲。
古代青樓,不同於後人電視劇裡的那種妓院,客人還沒到門口,就有一群姑娘揮舞著手帕。“大爺,快來呀!”
那種絕不是古代的青樓,最多隻能算三流的妓院。
而青樓,大多數時候,都是官辦的高檔娛樂場所。青樓的高檔,體現在幾個方麵。
首先,級彆高,以觀樓為例。它屬於教坊司旗下三十二樓之一,而教坊司使是正五品官員。觀樓內部隻接待官員或有功名之人,普通人隻能在外圍消費。
其次,審美與選址方麵,觀樓選在淮河邊,一片濕地湖泊上。各樓獨立於湖水之上,隱秘幽靜。
室內不僅有寬敞的戲曲大廳,還有清靜典雅的小樓,裡麵擺設精致,花草魚池應有儘有。
最主要的是,裡麵的姑娘都是犯事官員家的女眷,出身較高,顏值也隻是基本要求,琴棋書畫都是必修課。
讀書人進了觀樓,她們都可以與之談天說地,詩詞歌賦也是可以作得。
但是,明朝規定,這些女子賣藝不賣身,官員不得留在青樓過夜,當然也不能強求。
那麼為什麼這些男子對於青樓樂此不疲呢?
不得不提一下古代婚姻與禮法,古人結婚前雙方往往都不認識,所以一般談不上愛情。婚後夫妻之間也有禮法束縛,不能自由放鬆的相處。
而青樓女子,剛好彌補了這些,文人可以展示自己的魅力,追求青樓女子,可以讓男人們在青樓內體會從談戀愛,到拜天地的過程。
至於雙方如何能走到一起,也可以,就是女子自願偷偷出樓,與男方約會。或者男方為女子贖身,當然費用非常高,普通人是不用想了。
淮河邊的觀樓,就是這樣一座青樓。
此時位於東南角的一座樓內,幾名姑娘就在談論著今日的觀樓之事。
一名姑娘說道“你們聽說了嗎?上次那個唱新曲子的小公子又來了。”
“哪個小公子?”另一名嬌小一點的姑娘問。
“就是唱親愛的小孩,那個。”
“原來是他!他不是被高縣丞抓了嗎?”
“高縣丞抓錯人了,他出門就把人放了。”
“你們不知道,這位公子可年輕了,看來不過十五六歲。”高挑女子對一眾姑娘炫耀似的。
“這麼小?那長的英俊嗎?”
“還算俊秀吧。”
另有一女子來了興趣,問她“天天都是些大胡子老頭,哪來的一位年輕公子?莫非是哪位達官貴人家的少爺?”
高挑女子撥弄著自己的細碎辮子“這得問兔姐了,你想見他,待會讓兔姐安排你陪呀!哈哈哈!”
眾姑娘都笑了,那女子倒有點害羞,也尷尬地笑了。
“我去幫你打探打探!”高挑女子說著走出了房間,穿過長長的木橋,來到中廳,打聽到玉兔的的所在。等了一會兒,玉兔從一間竹樓內出來。
“兔姐!”
“剛好你在這裡,待會兒你安排蘇三巧帶兩個姑娘到觀霽樓。”
“是哪位老爺?”
玉兔大眼睛一轉看著她“你上次也見了,就是上次詩會唱歌的那小公子。”
“哦,他是哪家公子,如何能進得觀霽樓。”
“不知道,不過他是以府軍百戶身份進來的。我剛才在高縣城那裡打聽了一下,他透露說這位公子是從金陵來的,而且來頭不小哦!”
“原來如此,難怪如此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百戶,該不會是哪位爵爺家的少爺吧!”
“彆亂猜了,你隻要知道他是武將,彆象伺候那些文官一樣就行了。”
“知道了兔姐,我給他挑兩個能歌善舞的。”
她又原路返回,進門開心的說道“姐妹們,還真是那個小公子,兔姐讓去三個到觀霽樓。”
“哪三個?”
“沒你了,人家是武將,琴棋書畫的這些就彆使了。”
“阿?”
“蘇三巧,璿玉,連芝,你們三個跟我去觀霽樓吧。”
叫蘇三巧的抬頭一看“阿?”
王金石與大柱、高誠被領到了一個湖中小島上的竹樓。
那樓大門上有一副對聯
霽月光風耀天淨,豪氣乾雲踏山清。
橫書觀霽樓三個大字。
女官領著他們,一邊進入竹樓,一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