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牌了,我就是全能巨星!
沒有人在意傑森離開。
哈雷爾夫看向趙梓駱“根據合約,二十億四年內到賬。我們同意你注資,但這並不能解決《紙牌屋》的資金問題。”
這二十億是注資在大數據項目上的,並不是《紙牌屋》的投資。
相比起一步大爆款,趙梓駱更看重大數據。
這是能改變未來的技術!
彼特也提醒道“這部電視劇如果想要完美呈現,一集差不多需要兩千萬刀樂左右。”
相當於華國幣一億五千萬!
“在藍星都是史無前例的!”
趙梓駱點了點頭“為什麼不采用邊拍邊播模式呢?”
一句話說完,房間裡瞬間鴉雀無聲。
“邊拍邊播……這是什麼模式?”
片刻,哈雷爾夫終於疑惑說道。
他們不知道?
趙梓駱眉頭微皺,這個話題他曾經在亞太文娛協會提過。
當時對方一口否決,他本能地認為是這個製度太超前,不適合華國影視圈製度。
可現在看來……
難道是還沒出現?
他仔細解釋道“半年為一個季度。每周按照劇集長度放出兩到三集。然後通過大數據收集觀眾評論,針對評論進行接下來幾集的拍攝。”
哈雷爾夫的嘴已經張大了。
彼特眼睛也瞪圓了,其他兩位股東,也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趙梓駱。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他們一聽就知道這個模式有多優秀!
哈雷爾夫如夢初醒,喃喃道“這樣一舉解決了紙牌屋的投資問題,另外,還能通過大數據第一時間掌握觀眾好惡!”
“這是隻有惑星才能做到的模式!”
其他公司想這麼做,也沒有大數據的支持!
完美契合惑星!
“你腦子到底怎麼長的啊!”彼特見鬼一樣看著趙梓駱“你是魔鬼嗎!”
他對對方入主惑星一直心存芥蒂。
可這一刻。
他居然感覺讓對方入主惑星,或許並不是壞事!
趙梓駱也感覺莫名其妙“不是……西陸市場從來沒有才用過這種製度?”
所有人齊齊搖頭。
他沉思片刻,忽然腦海中一亮。
是自己弄錯了!
邊拍邊播的模式,日後盛行於世界。
是因為它的優點非常顯著——能立刻調整劇情,並且對於投資方來說,是絕對利好。
一旦風向不對,立刻虎頭蛇尾宣布結束。
這個邊播邊拍,並不是說拍完第一季,收集數據,再看拍不拍第二集。
而是拍兩三集播放,看數據再決定接下來怎麼拍。
可為什麼會有邊拍邊播的模式呢?
是因為有了大數據支持!
而在影視圈中運用大數據的始祖,地球上就是網飛!
是網飛推動了邊拍邊播這個製度的誕生!
地球上,這個製度起源於歐美,興盛於韓國。
可藍星。
惑星才剛剛起家!
邊拍邊播影子都還沒看到呢!
結果沒等惑星想出來。
反而是他這個華國樂神點出來了!
一道道灼灼目光看向趙梓駱,他不得不詳細解釋了一遍。
說完之後,所有人都沉思起來。
許久,彼特才鄭重開口“這是全新的模式……而且隻有我們能做到!我姑且稱它為‘趙氏拍攝法’。”
“它能靈活更改劇情,但同樣,它的弊端也明顯。”
“它打亂了編劇的構思!”
作為奧榮獎的金牌編劇,他有絕對的發言權“一部好的電視劇裡,任何一個角色的出現都不是沒有目的的。”
“或許ta開始不讓人喜歡,但最後一定有他必須存在的理由!”
“可一旦運用趙氏拍攝法,如果一個角色前三集不討喜,他就會被立刻抹殺!”
“後麵有關ta的戲份內容怎麼辦?”
他仿佛在自言自語,可目光一直看向趙梓駱。
不知道為什麼。
他就是有直覺,這位才拍過一部電視劇的樂神,有辦法解決。
趙梓駱沉吟數秒,沉聲道“如果要采用這種拍攝手法,那就必須匹配劇本手術師製度!”
“這又是什麼?”四位股東異口同聲地問。
畫麵有些玄幻。
四位影視圈資深人士,忽然感覺自己就像剛進圈子一樣,什麼都聽不懂了。
“也就是說,編劇開始隻立一個大體框架,並且記錄下一些好的靈感。”
“具體劇情怎麼走,主編寫前三集。”
“而後麵的……是三到五位編輯一起完成!”
安靜。
哈雷爾夫嘴裡能塞下一個雞蛋。
彼特震撼地坐在原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顛覆!
如果說邊拍邊播還在能理解的範疇。
編劇手術師製度已經完全顛覆了他們對行業的認知!
在他們印象裡。
哪一部電視劇不是編劇一把手寫出來的?
不是說不能加人。
而是……怎麼說呢,無論好歌,還是好影視。
都是靈感。
靈光一現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獨屬於某一個人的。
比如說兩人一起觀摩一幅畫。
兩人同時出現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