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他忍不住罵了句臟話,立刻打了手機。
不等趙梓駱說話,立刻問道“怎麼樣?完事了嗎?”
趙梓駱聲音既疲憊又興奮“已經發你郵箱了!”
“你現在在燕京?正好,帶給孟台長看看,她應該很敢興趣!”
他接下來要做的,一是影視基地的建設。
二是獎項的設立。
都需要總台大力支持!
陶永華當然明白他的意思“行,正好孟台長沒走遠。”
作為總台台長,可以直達天聽的存在,孟安瀾一直很忙。
當陶永華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和其他幾位台長說事情。
陶永華也不見外“孟姐,我們一台節目的範本出來了,剛收到,要您沒事兒幫忙掌掌眼?”
“滋……好你個陶永華!是看不起我們是吧!”西北台台長周長慶頭發已經全白了,可一點兒也不拿架子。
旁邊的新洲台長也笑道“怎麼?看不起我們這批老電視人了?都不邀請一下?”
孟安瀾笑著壓了壓手,沉吟道“你確定?”
至今為止,趙梓駱的天賦是娛樂點滿。
可一台不同!
如果他仍然用做娛樂的想法去做一台節目,是不行的。
可陶永華自己都沒看就邀請他們,顯然是無比自信!
“一起看看吧。”陶永華很堅持,仍然說道。
幾人一起找了個觀影室——這片地方都是文娛部的地盤,他們剛進去,就有服務人員端上熱茶和水果。
有專人幫忙將電腦和大屏幕對接,幾分鐘後,光線也變成了不刺眼的柔光。
房間裡安靜了下來。
很快,一段絲竹之聲響起。
接著,是編鐘,竹笛,古箏……各種古樂器的加入,讓一段短短的片頭曲變得豐富多彩。
“不愧是樂神。”新洲台長有些酸,新洲算是華國gd最弱的幾個省份之一了。
地廣人稀,風俗還不大相同,真的很難招到頂級人才。
招不到沒事。
可有人在自己麵前炫,那就有事了!
哦……好像是自己主動要看的……
“古風拿捏得非常穩。”“是啊,恢弘大氣,又不失典雅莊重。這曲子不錯。”
伴隨著音樂,一副紅黑雙色水墨圖出現在屏幕上。
“舌尖上的華國?”
孟安瀾看著屏幕,有些愕然“美食紀錄片?”
她可謂閱片無數。
當看到這個名字,她心中就微微一沉。
還是娛樂性質的選題。
而且,在她印象中,美食紀錄片是很難出彩的。
套路太死了。
緊接著,一段特彆有印象的音樂響起。
“嗚嗚嗚嗚嗚~~”
仿佛是竹笛吹奏。
一片高山森林的圖像出現在屏幕上。
伴隨著一個悠揚的男低音“華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的地理環境……”
“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
剛開始,隨著這幾句話的,是高原,海洋,江河,山川的鏡頭。
和其他紀錄片沒有任何不同。
直到這一句“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如此多樣潛在的食物原材料。”
金色的麥穗,成片的梯田,一望無際的荷塘……
接著,一幅幅畫麵緩緩略過鏡頭。
一盤青黃交加的萵筍肉絲。
一鍋在油裡炸得冒泡的鰻魚。
還有雪白的鬆茸,鋪在黑色鍋底上,隨著油脂“滋”的一聲響,就微微卷了起來。
咕嘟咕嘟……鍋裡燉排骨的聲音,讓她唾液都有些泛濫。
“嗯?”
“這是……”
在場的都是個中老手,剛一看,就覺得不對!
“新拍攝方法?”新洲台長推了推眼鏡,坐直了身軀。
有趣。
非常有趣!
摒棄了一貫的菜肴介紹,廚師介紹,方法錄製。
而是采用從食材出發的角度!
在觀眾看來這可能沒什麼區彆。
可在從業人員看來,這不啻於對行業的改革!
“還真是讓人驚喜啊……”孟安瀾目光微閃,態度開始認真了起來。
當簡略的介紹之後,畫麵一轉。
“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材。”
映入眼簾的,是兩位少數民族的女子。
沒有任何美化,就是原生態的模樣!
背著背簍,住著拐棍爬山——是真正的爬山,不是旅遊景點那種。
山上根本沒有道路,隻能靠拐棍一步步趟!
甚至兩位“主角”的普通話都不標準。
“可是……這種濃鬱到極致的代入感,到底怎麼來的?”
幾位台長交換了一下目光,全都有些麻了。
他們看不懂。
第一眼看下去,看不懂這部紀錄片的理念。
但他們全都清楚,這是一部好片!
因為,屏幕前的他們,興味盎然!
“先看!”
孟安瀾最終做出決定“先看完,第二遍的時候再說!”
完全不同的拍攝手法和理念。
竟然能達成異曲同工的效果!
這小子……還真能拍正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