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萬數簪花滿禦街_南宋桂枝傳之臨安風華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南宋桂枝傳之臨安風華 > 第四十五章 萬數簪花滿禦街

第四十五章 萬數簪花滿禦街(1 / 2)

南宋桂枝傳之臨安風華!

誰道福無雙至?這一年以來可謂坎坷無比,但終究回歸了正途。

年初時,天降暴雪,大雪紛飛又夾雜雷雨無數,導致各地初現澇災。不過對有心之人而言,這種事情也無非是他們的話柄罷了。

朝中,左諫議大夫陳良翰上疏奏表,稱“天象異常,或與東宮久虛有關。”

孝宗亦以為是,遂嘉納諫言,故次日退朝後,獨留右相虞允文議事;孝宗問起此事,虞允文答道“官家在位十載,而東宮虛位,確不利社稷穩固,願官家上順天意,下從人心。”

直至此時,他都未曾直言想法,隻是勸孝宗順天成人;在李氏夢日生子的鼓吹之後,雖不敢造次,但亦算是持內輔外,尤其是對德壽宮太上皇和太後更是頗顯孝心,時常請安;恭王陪同宋孝宗玉津園射箭更是表現得“英明神武”,自此,冊封太子的事終於明朗化,趙惇被冊封為太子,李鳳娘被冊封為太子妃,宋孝宗改建東宮,並使趙惇、李氏入主。

而事實證明順天意或真有靈效,自孝宗冊立太子、東宮重建後,天佑大宋,糧食豐收,風調雨順,人民安居。

更主要是朝堂內外士氣大振,增兵近三十萬,此時節金遼斷不敢來犯!所以,在這本就一切順心的一年中,恰逢了吳太後六十壽辰;乾道九年(1173)三月,孝宗於大慶殿正式冊封皇太子禮,並著太子同文武百官朝竭景靈宮,拜太廟,為太皇太後六十壽辰祈福!

太子冊封禮本就是國運大喜之事,現如今雙喜臨門,是以當下皇帝賜花於太子,文武百官亦是如此;冊立之後,著皇帝儀仗與太子及百官同往景靈宮祈福。

沿著禦街一路行至太廟前,臨安城中的百姓想一睹官家聖容,遂於禦街兩側夾道跪迎。而大臣們跟著皇家儀仗一路同行。

而此時節,瞧著禦街之上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各個簪花戴帽的裝扮,禦街側一酒樓內,一名學子看著這場麵,便吟唱起一首小詞。

詞曰“萬數簪花滿禦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麵花多少,但見紅雲冉冉來。”這隨意吟唱的小詞,加上這些文武百官的影響,臨安城也掀起了一陣簪花風氣,不論男女,一時間,大家爭相去花市買花,做起了簪花頭飾。

而那位學子便是薑夔,此時的他,喝得有點醉醺醺。

在他一旁,畫師馬遠安慰地笑道“堯章兄不必氣餒,來日方長!”

是的,他今年的科考又名落孫山,沒有拿到名次,駐足酒館與好友吃點閒酒便打算回湖州了。

這祈福一事結束後,孝宗親筆下旨,命太常寺按大禮辦。

這便是張梅香手中那張褶皺的文書由來。不過,現如今再去探討彆的已無意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此時張梅香毫無思緒,但桂枝卻站了出來,她雖年紀尚小,即便在京都教坊內亦是無法服眾,但有朱邦直的支持,也無人敢持反對意見,起碼表麵上看似如此。

教坊門外,朱邦直與琴童立於階下,似乎是在等人。沒多久,桂枝從其中走出,在朱邦直麵前拱手施禮,“朱先生,您這是要出行?”

朱邦直向來喜好遊曆,也多於山間、湖畔、峭壁撫琴奏樂,每月幾乎都要出去這麼幾日。但今日他出門,卻是得提前告訴桂枝些事兒。

“桂兒姑娘,我可是在張夫人麵前替你做了擔保啊,你有半月時間,半月後若能拿出好節目,屆時自然所有人對你刮目相看,若你拿不出,連帶著我也得丟人呐!”

朱邦直輕捋須髯,說的話雖是如此,但表麵卻沒有任何擔憂。

桂枝眼神堅定,開口說道“桂兒定不負朱先生所托,替夫人排憂解難!”

“好孩子。”朱邦直讚許不已,遂點手招來背琴小童,優哉而去。

朱先生剛消失在視線之中,一旁便傳來了蘇姒錦的聲音。

“桂兒,據說京都教坊此次六十大壽的節目,由你來編排?此事是真是假?”蘇姒錦仍舊抱著她心愛的畫板,快步來到桂枝身旁。

桂枝苦笑點頭,“原本隻是想替夫人分憂,沒想到竟然全權交予我來編排!”她從未有過這種經驗,連舞台經驗都不豐富的她,即便有點子,又如何能編排出節目?



最新小说: 路明非育成計劃 論滿級廢號在修仙界除蟲的可能性 劍獵天下 瘋道自傳 西遊之伏魔天女 快穿:炮灰她要逆襲翻盤了 互換夫君後,她被全京城盛寵 穿成廢派掌門,一路薅成天下第一 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 大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