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政事堂內,李非、皇甫惟明和屈海三人靜候郭子儀,一直等了一個時辰,天色漸暗,郭子儀才著一身朝服慌慌張張的跑到了政事堂。
還未等李非問話,郭子儀便直接說道:
“這皇城怎麼沒了禁軍守護!?入宮一道看來一片空曠,聖上呢!?”
“為保陛下萬全,移駕益州了。”
郭子儀這才長出了一口氣,正了正衣冠,分彆和三人見過後入座。
“郭將軍一路辛苦,聖上這次離京帶走了一萬禁軍,現在長安還有兩萬南衙禁軍和新募的三萬甲兵,加上你帶回的這些,共有兵力十萬,依你之見,抵擋安祿山的叛軍如何?”
落座之後,李非沒有客套,直接問道。
“長安城防穩固,單論守城問題不大,關鍵是長安城外四處開闊,叛軍很容易對長安形成合圍,如此一來,要提防他們從何處攻城就成了重中之重,這樣就會對巡防和城內的兵力調動造成極大壓力。如今,河北和河東半部在叛軍手中,他們從幽州到長安的兵道已成,就會有連續的兵員補充,時間一久,勢必會對長安不利。”
“我已經下達軍令,將各地新募的兵員向長安集結,若無意外,二十萬人馬會在一個月內陸續抵達,隻是不知能不能以此威懾叛軍,讓他們主動退兵。”李非開口說道。
郭子儀想都沒想,直接搖了搖頭說道:
“右相,彆忘了,還有史思明手下的幾萬人馬,一直在外圍逡巡,若是援兵先行集結於一處,憑借人數優勢或能強推至長安城下,怕就怕各道的援軍各自為戰,且都是新募兵勇,根本不會是史思明的對手。我們若是被困於城內,和他們不能及時聯通,一旦長安城內糧絕,恐怕最終落得和東都一樣的結局。”
郭子儀說的沒錯,這些李非也都曾想過,說到這裡,李非吧目光看向了屈海。
屈海自然會意,接過話題說道:
“郭將軍先有慮敗之舉,說明謹慎有加,當前局勢理應如此。不過,我們現在有破敵的神器,若是郭將軍運用得當,或可抵作百萬雄師。”
郭子儀聽完愣了一下,轉頭看了看李非問道:
“右相,可是又有神力相助?”
“非也,屈侍郎和皇甫卿琢磨出一種新的火器,可由單人操持,百丈之外精準擊殺地方將領。”李非回答。
郭子儀聽完眼睛一亮,起身問道:
“當真有如此神器!?若是真有,彆的不說,叛軍攻城之時若能將敵軍炮手和統兵之人擊殺,敵軍必然潰敗!”
“當前隻是有了這些東西,還未經戰場校驗,這個火槍隊就交由你來親自調配,明日一早你就去衛尉寺,領教一下這些火槍的威力,然後如何去用好這些人就憑郭將軍的本事了。不知屈侍郎意下如何?”
屈海起身回話:
“郭將軍身經百戰,自然知道該如何用好這些人,兵部當然同意。”
此後,郭子儀又談了一路從洛陽到長安的戰事經曆,詳細分析了叛軍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長安可能麵臨的各種困境等等等等,一直聊到深夜方才散去。
李非坐馬車回府,剛踏上台階,還未進入府門,就聽背後有一陣碎步疾奔的聲音,還不是一個人。門口的四名守衛長戟一橫,向前跨出幾步大聲喝道:
“何人!”
接著就聽來人氣喘籲籲的說道:
“右相大人,在下太太史局靈台郎李琢。”
“在下挈壺正張俞。”
李非在太史局待過,知道這兩個頭銜,靈台郎負責夜觀天象,挈壺正負責漏刻計時。他有些好奇,這兩個人來找他有什麼目的,隨即轉身,讓守衛放二人近前,問道:
“你們此時不在太史局守職,來找我做什麼?”
“右相大人,此前我們二人發現一些怪異之事頻頻出現,懷疑是神力所致,多次上報,卻均被左相斥責故弄玄虛,嘩眾取寵,還因此被罰俸一年,此後便不敢再言。這次聖上和左相都離開了長安,右相通神天下皆知,又出身於太史局,我們二人這才鬥膽前來求見。”李琢顫顫巍巍的說道。
“李琢所言句句屬實,下官張俞以性命作保!”
“何為怪異之事?”李非問。
“入夜之後,我們就一直在右相府門外等待,若是右相不棄,下官鬥膽懇請右相前去觀星台。”李琢深鞠一躬,言辭懇切的說道。
李非已經覺得疲累,府邸離觀星台還有一段距離,實在不想動彈,於是說道:
“今日已晚,他日再議吧。”說完衝他們二人揮了揮衣袖,示意他們趕緊回去。
“右相大人,天象劇變,漏刻一日竟然能少去一個時辰,這正常嗎!?”張俞大聲呼道。
此話入耳,李非心中所有的疲累一掃而光。
++++++++++++++++++++++++
下輩子
就像一塊磚頭扔進了平靜的湖麵,李飛的腦海中立即蕩起了一圈圈起伏的波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